千载诗书域,坐修竹林中,尽饶佳土;
四贤桑梓地,问斜川集后,谁嗣高文。
眉州试院联
千载诗书域,坐修竹林中,尽饶佳土;
四贤桑梓地,问斜川集后,谁嗣高文。
注释:千载:千年,代指长久。坐修:静坐修身养性。竹林中:以竹子为象征的清雅之地。尽饶:极其丰富。佳土:好的土壤。四贤:指四位贤人。桑梓:桑树和梓树,古代常用来比喻故乡,也用作借指故乡。问斜川集后:指在斜川集之后寻找答案或者灵感。谁嗣高文:谁能继承并发扬高文的才华和精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情诗,诗人以千载诗书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同时,诗人也以“四贤桑梓地”为引子,提出了一个思考问题“问斜川集后,谁嗣高文”。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