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峡泻词源,孰障东川,惟有韩文凌八代;
乘槎来使节,每依南斗,莫吟杜句怅三秋。

诗句赏析

  • 倒峡泻词源,孰障东川: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倒峡泻词源指的是从峡谷中倾泻而下的江水如瀑布般滔滔不绝,而孰障东川则形象地描绘了东川被这些奔流不息的江水所遮挡的景象。这里的“孰”是疑问代词,指谁或什么能阻挡这样的美景。整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叹。
  • 惟有韩文凌八代: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韩文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和地位。韩文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他被誉为“文章宗师”,其作品《石鼓歌》等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句话表明,只有像韩愈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才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影响后世。
  • 乘槎来使节,每依南斗:乘槎来使节指的是来自远方的信使带着礼物乘坐木筏而来,象征着远方的联系和交流。这里提到的“南斗”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宿,象征着吉祥、好运。整个句子传达了一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暗示着远方的使者带来的信息和祝福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
  • 莫吟杜句怅三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杜甫诗句的怀念和感慨。杜甫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深受后人的敬仰。这里的“杜句”指的就是杜甫的诗句,而“怅三秋”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好时光难以持久的感慨。
  • 赏析:整首《夔州府试院联》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其中既有对自然界壮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远方联系的期望。这种深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在古代受到赞誉,即使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蔡振武的这首《夔州府试院联》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传统诗词的规则,更在内容上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