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迹争传黄鹤楼,沙场灰劫几经秋。
鱼龙出没千峰乱,烟雨迷离一水收。
芳草至今连郢树,西风何处问芦洲?
云山隐隐空岑寂,泪尽寒江未肯流。

译文

黄鹤楼的胜迹一直被人们传颂。沙场灰烬中,黄鹤楼已经历了几度春秋。鱼龙出没于千峰之间,烟雨蒙蒙使得一江水显得模糊不清。芳草依然生长在郢州,西风萧瑟之处,芦洲又在哪里?云山重重,空荡荡的岑寂之中,我泪尽寒江未肯流下。

注释:

  • 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东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而闻名遐迩。
  • 沙场:古代战场之意,这里代指战争之地。
  • 灰劫:战争中的损失和破坏。
  • 几经秋:多次经历秋天。
  • 鱼龙出没:形容水域或山间生物繁多,生机勃勃的样子。
  • 烟雨迷离一水收:烟雨朦胧,使江河显得模糊不清。
  • 芳草:香草,这里指的是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
  • 连郢树:指郢州的树木,这里可能寓意着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坚韧。
  • 西风何处问芦洲:西风萧瑟,不知芦洲(即芦苇丛生的地方)在何方。
  • 空岑寂:空旷寂静的意思,形容人的内心空虚寂寞。
  • 泪尽寒江未肯流:形容诗人内心的悲伤,泪水已经流干,但寒江仍未能平息他的悲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首联“胜迹争传黄鹤楼,沙场灰劫几经秋。”展现了黄鹤楼作为历史遗迹的辉煌与沧桑。颔联“鱼龙出没千峰乱,烟雨迷离一水收”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变幻莫测,同时暗喻世事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颈联“芳草至今连郢树,西风何处问芦洲?”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尾联“云山隐隐空岑寂,泪尽寒江未肯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通过对黄鹤楼及周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