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九里行,融冱趾交错。
松闲见积霙,皎然若栖鹤。
湖平碧流净,延眺清䁨䁨。
回首所历境,冷色晦烟壑。
斜日半南山,璀璨数楼阁。
近城气犹凝,向晚风大作。
微吟平肩舆,尚恨衣裘薄。
【注释】融冱:积雪。趾:脚趾。松闲:树梢,枝头。积:堆积。皎然:明亮。清䁨䁨:水面清澈如镜。冷色:寒光。晦:昏暗。半山:指山顶一半为阴。璀璨:光彩灿烂。微吟:低声吟咏。平肩舆:乘坐在小车上。尚恨:还感到遗憾。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景祐四年(1037),是诗人游历杭州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正月四日游天竺寺归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他对此景色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山村九里行,融冱趾交错”,诗人走在山村的九里路上,只见雪融化后形成的溪流在山间交错流淌。这句诗描绘了山村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
颔联“松闲见积霙,皎然若栖鹤”,诗人站在山巅,看到积雪覆盖的松树枝头,如同栖息着的鹤一般。这句诗以比喻的手法,将积雪与松树、鹤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山村的宁静美丽。
颈联“湖平碧流净,延眺清䁨䁨”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美景,湖水平静如镜,远处的山峦倒映其中,如同仙境一般。这句诗通过对湖面、山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尾联“回首所历境,冷色晦烟壑”则是诗人回顾自己所经过的地方,发现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已经被冰雪覆盖,变得暗淡无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