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画梅谁最好,僧中独数花光老。
花光衣钵付何人,石门释子得其真。
曾闻花光能画影,墨晕寒苞偏耐冷。
石门画梅兼画月,比校烘云尤幻绝。
只圈花瓣不安须,看去胧胧月如泼。
画月之外更画烟,烟笼玉质难为传。
斜枝一抹忽中断,似倚孤山向晚船。
流落南屏定几时,君今幸得收藏之。
写作春风十分态,举似湘西瘦阿师,个是浪子无声诗。
【注释】
觉范:即张觉范,南宋画家。花光:僧号。墨晕:指用墨水晕染的笔法。烘云:指渲染的技法。“只圈花瓣不安须”句:意谓只把花瓣勾勒出来,而不用线条画出胡须。胧胧(lǒng lǒng):模糊的样子。湘西瘦阿师:即赵孟頫。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石门寺僧觉范画梅,赞其为“花光老”。诗中赞美了觉范绘画技巧之高超、艺术造诣之深湛。
前四句是说石门僧画梅最妙,其中以花光僧人为最好。“古来画梅谁最好,僧中独数花光老”两句是说自古以来画梅花的,没有人比得上花光僧人的最好。“僧中”二字点出画梅之人的身份,突出了僧人与画梅之间的密切关系。“花光衣钵付何人?石门释子得其真”两句是说花光僧人的衣钵交给了何人?石门寺的和尚得到了它的真传。衣钵相传,是指佛家师徒相承衣钵之意,这里用来比喻画画的技艺由上一代传到下一代。
中间四句是说石门僧曾听说花光僧人善于画影。墨晕寒苞偏耐冷。他擅长用墨晕和墨晕来表现梅花枝干苍劲挺拔的姿态。“寒苞”指梅花枝干上的叶子,它经霜雪而凋零,颜色显得苍白,但依然傲然挺立。“墨晕寒苞偏耐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墨晕在寒苞上显得格外耐冷。墨晕,即以浓墨渲染,产生一种朦胧的效果,使物象显得更加鲜明。
后四句是说石门寺僧画梅兼画月,两者比校烘云尤幻绝。他把月亮画得非常好,比烘托云彩还要神奇。“只圈花瓣不安须,看去胧胧月如泼”两句是说只是圈出了梅枝的花瓣,而没有画出梅枝须的线条,看上去朦朦胧胧,好像月光洒在了梅枝上。“看”字写出了作者对梅枝须的观察,也表达了他对石门寺僧画技的赞叹之情。
末六句是说石门寺僧画月之外,还画烟。烟和月都是朦胧的意象,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烟笼玉质难为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烟雾缭绕着梅花的枝条,使得它难以被传神地表现出来。
最后一句是说斜枝一抹忽中断,似倚孤山向晚船。这句诗意思是说,斜枝突然中断了,就像一座孤山在傍晚时停靠在船上一样。
整首诗通过赞美石门寺僧画梅之技高超,表达了作者对石门寺僧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石门寺僧画梅技艺的高超描绘,展示了他的艺术造诣之深湛,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生动的梅枝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