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峰围圆天,青苍不容罅。
广涂入香门,正殿俨云架。
有怀明徵君,高躅久代谢。
山灵收积雨,松风本无价。
东岭鸟道通,一一嵌精舍。
涧泉杖底鸣,苔龛石面亚。
遐哉齐帝子,佛事壮堪诧。
维时秋冬交,黄叶满衣下。
似曾识前生,肯负双不借。
【注释】
诸峰:众山。围圆天:环绕着天空。青苍:青色和青色的光辉。不容罅(xiá):不容许有空隙。广涂:宽阔的道路。香门:佛寺前导引信徒进入的门户。云架:高高的云彩。有怀:怀念。明徵君:指晋代的隐士张翰。高躅(zhú):高尚的风范,远大的志向。山灵:指山神。收积雨:收聚雨水。松风:松树的香气。本无价:原本没有价值。东岭鸟道通,一一嵌精舍:在东边的山岭上有一条通往寺院的路,每一间屋子都十分精致。涧泉杖底鸣,苔龛石面亚:在寺庙里听到涧泉的声音,看到苔藓覆盖的小石塔。齐帝子:指齐高帝萧道成。佛事壮堪诧:佛祖的事情真是壮丽啊,值得大书特书。维时秋冬交:这时正值秋冬之交。黄叶满衣下:秋天的树叶已落尽,只有黄色的叶子落在衣服下面。似曾识前生,肯负双不借;好像是曾经见过前世,不会辜负这双不借之物。肯负:不会辜负。双不借:这里指佛教中的“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
【赏析】
《游摄山栖霞寺留止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据《太平寰宇记·江南道八》载:“齐高帝萧道成居钟山(今南京),建有栖霞寺。”因此,此诗当是李白游览栖霞寺时所作。
首联“诸峰围圆天,青苍不容罅”,描写了群山环拥着天空的景象,青苍的天色中,竟找不到一丝隙缝。这一句写出了山势的险峻,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激荡。颔联以夸张的手法写山路,“广涂”“正殿俨云架”,极言山路之宽,殿宇之高耸入云。“有怀明徵君”,诗人因怀念张翰而作。张翰是晋代著名文人,曾任吴国西曹掾。他曾三次出仕做官,但每次都因为厌倦官场生活而辞官归田。后来他隐居到会稽郡的剡县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剡县时作的,他在剡县期间与当地名流陈家相识,并对他们仰慕不已。然而,当他得知自己即将被调离剡县时,内心十分惆怅,于是写下了这首五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高躅久代谢”,意指张翰的志向和操守已经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他的离去令人遗憾。尾联“山灵收积雨,松风本无价”,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这里的“山灵”指的是山上的神灵,它们能够收聚雨水,让山林更加翠绿。而“松风本无价”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认为松树的清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全诗通过对张翰的怀念以及对山林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