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望伞山,亭亭行舻首。
疏云羃其巅,零落古渡口。
清月出复翳,风灯照衰柳。
平生江乘梦,三叹未曾有。
人语潮生时,鸡鸣霜落否。
辗转候天明,披烟偕胜耦。

【解析】

此诗首联写“宿摄山渡”所见景物,次联写“渡口”之景,颈联写“渡口”夜景,尾联写“宿夜”时情景。全诗意境清幽,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译文:沿水边望伞山,高耸的行舻首当头。疏落云彩笼罩山顶,古渡口显得凄凉零落。明亮的月光又遮蔽江面,风中摇曳着衰柳。平生只做过江乘县令的梦,却未曾三度感叹过。人声鼎沸,潮水涌动的时候,鸡啼霜降,是否还在等待天亮。辗转守候着天明,披着薄雾与胜侣同行。

【赏析】

《宿摄山渡》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这首诗写诗人在江乘(今江苏句容市)的渡口,看到沿途风景而有所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深眷恋之情。

开头两句,点明地点、时间,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沿流望伞山”,水流蜿蜒曲折,诗人站在岸边远眺,只见“亭亭行舻首”。“亭亭”,高耸的样子;“行舻”,即船。一个“望”字,把诗人那种惆怅、怅惘的情绪表达出来。“疏云羃其巅”意思是说疏落的浮云缭绕在山顶上,“零落古渡口”,意思是说古时人们往来的渡口已变得冷落萧条了。一个“疏”字,一个“零”字,都表现了作者对景物所处环境的深切感受,从而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惆怅情绪。

颔联进一步描写了景物的特点。“清月出复翳,风灯照衰柳。”意思是说明亮的月光再次映照在江面上,而那些风摇柳枝的风灯也给衰柳投下阴影。这里用一“出”字,一“翳”字,将月色和夜色写得十分真切,同时,以“清”字、“风”字衬托出“翳”“衰”“影”等词语,更增添了景物的朦胧感。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景物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美。

颈联写诗人宿夜时的情状。“鸡鸣霜落否?”的意思是说:鸡叫的时候,霜露是不是已经落下?“鸡鸣霜落否”这句诗既写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又表现了他对自己不能像鸟儿那样自由地飞向天际而感到遗憾的心情。

尾联写诗人宿夜后的情状。“辗转候天明,披烟偕胜耦。”意思是说:辗转反侧地等待着天明,披着薄雾与胜侣一同前行。“胜侣”指同游的人,“偕”通“偕”。

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世的哀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