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访古难尽论,出郭坦迤马可奔。
忽闻寺擅大宋号,一林黄叶开祗园。
当时李氏此重镇,雕青天子宅相尊。
病龙上升帝命改,战功犹忆超何樊。
比肩事主赵点检,肯为泥首延朝昏。
亲征致烦黄屋驾,禅枝更阅七萃屯。
残碑卧地字暗摸,颓垣掘断无三门。
山僧去后佛火灭,馀愤夜照荒磷痕。
欧史不书韩瞠眼,议论谁复能归根。
圭斋别立三臣传,大快人意釂满樽。
房陵半㐲瞥眼见,陈桥一诏随风翻。
圆通寮中袒背字,重围何术能腾轩。
莫言幻境等空寂,纲常足以扶黎元。
【注释】
- 淮南:指宋代的扬州。难尽论:难以说得清,意即难以说尽。
- 出郭:指从城外到城。坦迤:平坦宽敞。马可奔:形容道路宽广。
- 祗园:佛教寺院名。
- 当时李氏:指宋初的李氏王朝。重镇: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 雕青天子宅相尊:指宋代徽宗皇帝赵佶,他在位时曾用“雕青”来装饰皇宫,并自号“教主道君皇帝”。
- 病龙上升帝命改:指北宋末年,因金人入侵而被迫迁都,赵佶也被迫退位,成为“病龙”,被贬到南方。
- 战功犹忆超何樊: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的战功被赞颂为超过古代名将樊哙。
- 比肩事主:指赵点检(赵匡胤)事奉宋朝开国皇帝。赵点检是北宋初期一位重要的武将,他以忠诚和勇猛著称。
- 肯为泥首延朝昏:意即赵点检不肯屈服于腐败的朝廷,而是坚决忠于自己的职责。
- 禅枝更阅七萃屯:意即在禅枝寺中,赵点检重新整顿军队,准备抵御金军的进攻。
- 残碑卧地字暗摸:意即寺庙中的一块残碑倒在地上,上面的名字已被风化看不清了。
- 颓垣掘断无三门:意即倒塌的墙壁被挖掘,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门洞。
- 山僧去后佛火灭:意即山中的和尚离去后,佛像的灯火熄灭了。
- 馀愤夜照荒磷痕:意即余下的悲愤在夜晚的月光下闪烁着荒凉的痕迹。
- 欧史不书韩瞠眼:意即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并没有记载韩愈的事迹,使得他感到遗憾。
- 议论谁复能归根:意即没有人能像韩愈一样,对历史进行深刻的评论和思考,使历史回归其根本。
- 圭斋别立三臣传:意即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另立了三位忠臣的传记,以示表彰。
- 大快人意釂满樽:意即欧阳修为此感到非常快慰,喝得满满的一杯酒。
- 房陵半㐲瞥眼见:意即房陵半路(今湖北省境内)的景象一闪而过,令人难忘。
- 陈桥一诏随风翻:意即陈桥兵变后,赵匡胤接受了宋太祖的任命,成为新的皇帝。
- 圆通寮中袒背字:意即在圆通寺内的一个寮屋中,有一个僧人赤裸上身,露出字迹。
- 重围何术能腾轩:意即在重重包围之中,有什么方法能够飞升到天空呢?
- 莫言幻境等空寂:意即不要认为虚幻的境界只是空寂无物,而是要追求真理。
- 纲常足以扶黎元:意即伦理纲常足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稳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主要通过对北宋末年的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正义力量的赞美。全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诗歌也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