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具寄闲房,溪响无时空。
童子香自焚,幽夕起禅讽。
门开微月色,潺湲正堪弄。
月午山风来,萧萧松影动。
鸟栖涧户春,雪护峰腰冻。
此时共林僧,忘言亦无梦。
《溪上夜坐》
卧具寄闲房,溪响无时空。
童子香自焚,幽夕起禅讽。
门开微月色,潺湲正堪弄。
月午山风来,萧萧松影动。
鸟栖涧户春,雪护峰腰冻。
此时共林僧,忘言亦无梦。
注释:
- 卧具(卧具):指睡觉时所用的卧具,如被褥、枕头等。
- 寄闲房:将卧具寄存在闲房里,以表示清静无为的态度。
- 溪响无时空:溪水流动的声音似乎没有时间空间的感觉,形容溪水流动的声势浩大。
- 童子香自焚:童子在烧香,香气四溢,仿佛自己也在燃烧。
- 幽夕起禅讽:在寂静的夜晚,起床吟诵禅宗经文或诗歌。
- 门开微月色:门开着,外面是淡淡的月光。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形容流水的声音。
- 堪弄:可以玩弄,形容水声悠扬动听,让人忍不住想要去玩弄。
- 月午:即月半,月亮最圆的时候,也指中午时分。
- 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这里用来描绘松树摇曳的景象。
- 鸟栖涧户春:鸟儿栖息在山涧的门户旁,春天的气息弥漫其中。
- 雪护峰腰冻:山上的积雪覆盖着山峰,仿佛给山峰披上了一层寒冰。
- 忘言亦无梦:忘记了言语和梦境,形容心境宁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宿溪上巢玩月时的心境。诗人选择在溪边夜宿,远离尘嚣,以清静无为的心态面对大自然的美景。诗中描述了溪水的流动声、童子烧香的情景、夜晚起床吟诵禅诗的情景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宗经文的虔诚。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月色的描写、松树摇曳的声音以及对鸟鸣的刻画,展现了夜晚山涧的美丽景色以及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忘言亦无梦”,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超越了言语和梦境的限制,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和解放。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