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源遂辍棹,地冷人事幽。
翳竹见雪屋,隔溪倚渔舟。
行歌互相答,平衍开闲畴。
林壑远缭白,贯以青瑶流。
落日照东坞,悄然思旧游。
童稚今始衰,鬋茅不自谋。
有愧扶犁子,将事叱春牛。

【注释】

缘源遂辍棹:沿着溪流停船。缘:沿,顺着;遂:就;辍:停止。棹:船桨。

地冷人事幽:天气寒冷而人迹稀少。

翳竹见雪屋:在竹林里看见雪一样的屋子(这里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翳:遮蔽,遮挡。竹:指竹子。

隔溪倚渔舟:站在溪边,靠在一艘渔船上(这里的“依”字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恬淡之情)。

行歌互相答:边走边唱,互相应答(这里的“行”字和后面的“答”字,都表现了诗人的随性、率真之情)。

平衍开闲畴:平坦宽阔的田野开阔如原野。平衍:平坦宽敞。闲畴:闲适的田地。

林壑远缭白,贯以青瑶流:树林山壑遥远曲折,环绕着一片白云,如同一条青玉色的瀑布从天上垂下来。林壑:山林水谷。缭:环绕。青瑶流:即青玉流,形容瀑布如玉一般晶莹剔透。贯:穿过,贯穿。

落日东坞静:傍晚太阳落到东边的山坞里,显得格外安静。静:寂静无声。

悄然思旧游:默默地思念起往日的生活。悄:寂静无声。

童稚今始衰,鬋茅不自谋:孩子们如今已经长大了,不再像从前那样自己动手砍茅草做饭(这里的“童稚”指的是孩童,“鬋茅”是割茅草的意思)。童稚:儿童。

有愧扶犁子,将事叱春牛:惭愧地看到那些正在田间劳作的人(这里的“扶犁子”指农夫,“叱春牛”指鞭打春牛),因为自己将要承担农事(这里的“将事”是指即将开始的事情)。有愧:惭愧。有:表假设的词。扶犁子:耕田的人。将事:即将开始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西溪边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农耕劳动的尊重。诗中的景物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首联“缘源遂辍棹,地冷人事幽。”表达了作者沿着溪流停船时的感受。这里的“缘源”指的是沿着溪水流向源头的方向行进,而“遂辍棹”则表示船只在此停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颔联“翳竹见雪屋,隔溪倚渔舟。”则是通过具体的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里的“翳竹”指的是在竹林中隐约可见的雪白色的小屋,而“倚渔舟”则表示作者站在河边,看着一艘渔船。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颈联“行歌互相答,平衍开闲畴。”则是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互动。这里的“行歌”指的是边走边唱歌,而“互相答”则表示彼此之间相互回应。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人感觉到一种愉悦、自在的感觉。

尾联“林壑远缭白,贯以青瑶流。”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里的“林壑”指的是山林和山谷,而“远缭白”则表示这些山林和山谷在远处显得洁白无瑕。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尾联“落日东坞静,悄然思旧游。”则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里的“落日”指的是落日在东边的山坞里,而“悄然思旧游”则表示作者默默思考着往日的生活。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安静、沉思的氛围,让人感觉到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劳动的尊重。同时,诗中的用词精炼、意象生动,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