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螺翠写午晴馀,艇子沿缘兴未疏。
草比裙腰犹浅淡,水如镜面更空虚。
载来双笛杨公济,坐共孤禅孙太初。
前辈风流应不远,倚阑斜日为踌蹰。

【注释】

山螺翠:湖名。在杭州西湖中,孤山西北面。

艇子:小船。

草比裙腰犹浅淡,水如镜面更空虚:湖水像镜子一样明净,草色也像裙子一样淡雅。

载来双笛杨公济,坐共孤禅孙太初:带着杨公济的笛声,和孙太初一同坐在孤山寺里。

前辈风流:指前代诗人文士的风韵风采。

倚阑斜日为踌蹰:站在栏杆上,面对着斜阳沉思。踌蹰:徘徊不前。

【译文】

湖边山螺翠映照着中午的晴光,小舟沿水缓缓而行兴致盎然。

湖水碧绿如草,颜色淡雅如同裙子,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更加空灵清幽。

带来杨公济吹的笛声,我与孙太初一起坐在孤山寺里。

前代文人骚客的风流才情,应该不远了。

我在栏杆上眺望着夕阳西下,心中久久徘徊不能平静。

【赏析】

本诗是作者乘船从孤山到湖心寺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情趣。

“山螺翠写午晴馀”,点出了时间、地点。山湖螺翠,是西湖的别称,是杭州一著名景点,以山青、水秀、林茂、石奇而闻名于世,素有“十里青山行画里”、“一勺甘泉供醉乡”之美誉。

“艇子沿缘兴未疏”,点明游船在湖中航行,心情愉快,兴致盎然。“沿”,沿着,顺着;“缘”,岸边;“兴未疏”,兴致没有减退。

“草比裙腰犹浅淡,水如镜面更空虚”,描绘出西湖景色之美。“比”,比拟;“裙腰”,即裙子边缘;“浅淡”,指色彩淡雅;“水如镜面”,指水面平如镜。这两句写湖中的景物,用比喻的手法把湖边的草木比作裙边,把湖水比作镜子,形象生动。同时,这两句中“犹”、“更”二字的使用,又写出了湖中景色的特点,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鲜明。

“载来双笛杨公济,坐共孤禅孙太初”,描绘出两人一起游览西湖的情景。“载”,运载;“杨公济”,人名,唐代著名诗人;“孙太初”,人名,也是一位著名诗人;“双笛”,笛子的两片竹管。这两句写两人乘坐船只游览西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心情十分舒畅。

“前辈风流应不远,倚阑斜日为踌躇”,表达了作者对前人风流才情的追念之情。“前辈”,指的是那些曾经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风流”,指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这两句说,我们这些后辈应当效法前人,发扬他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

全篇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游览西湖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前人风流才情的追念之情。语言清新流畅,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