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河曲地还馀,同巷初欣有定居。
自比晏婴知近市,非关王播羡临渠。
名泉秀嶂兼幽躅,落叶高窗似故庐。
为说西湖好烟景,长竿移得昉溪渔。
【注释】吴长公:指吴昌裔。明春:明年春天。索赠:赠诗。
“一区河曲地”三句:这几句是说,我居住在河曲之地,同巷之中初欣定居。
“自比晏婴”三句: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与晏婴相比近市而居,与王播不同羡慕靠近水源。
“名泉秀嶂兼幽躅”三句: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名泉秀嶂,幽深的庭院,落叶高窗,像故庐一样。
“为说西湖”四句: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西湖风光好烟景,把钓竿移得来,仿照王绩在辋川钓鱼的作法。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吴昌裔约诗人在新安吴长公的住宅附近卜邻居住,诗人便写了这首诗赠给他。
前两句写诗人新居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新唐书·吴武仲传》载:“武仲宅于新安里,其地枕江带山,环水成皋。”(《全唐文》卷二八○)《旧唐书·地理志》云:“新安郡,县一,……有新安县,在县北十五里。”新安在今安徽歙县西南,地处山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诗人选择在这里居住是很合适的。
三四两句是说自己与新安的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即自己的居处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诗人把自己的家比作晏婴,说得很恰当,因为晏婴是齐国人,齐地多山,齐地又接近城市,所以晏婴很善于在城市中建居。这里说诗人与晏婴相比,是近市而居,而不是说与王播相似,是因为王播是河南洛阳人,那里有黄河、洛水等,而新安又是在江南山区。
五六两句写诗人的新居。诗人把新居比作名泉秀嶂,幽深的庭院。这两句是写新居的环境,也即诗人的新居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诗人把自己比作晏婴,说明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很融洽。这两句也是写山水佳境,但是更侧重于写山水美,而不仅仅是写山水胜迹。因为诗人的家是在山水佳境,而不是在山水胜迹。
七八两句是说自己与邻居的关系。诗人把自己的家比作落叶高窗,好像是故庐一样,这两句也是写山水佳境。因为诗人的家是新居,不是旧庐。诗人把邻居比作王绩的钓鱼,这是说邻居喜欢在溪流边垂钓。王绩(字无功)在唐朝时隐居蓝田山中,经常到辋川去钓鱼。诗人把自己的家比作王绩的钓鱼地点,说明自己和邻居的关系也很融洽,他们互相尊重、互相欣赏。
最后两句是写自己对西湖风光的喜爱。西湖在杭州城西,风景优美。诗人把钓竿移得来,仿照王绩在辋川钓鱼的作法,这两句是写自己对西湖风光的喜爱。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写的是自己的新居,但是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出了周围环境的特点和新居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