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柄倒插吴江滨,三万顷外秋无垠。
楞伽山影混空碧,胥口月光流水银。
十幅帆从天上渡,一星火识芦中人。
世闲呓梦那得到,寒塘露下添衣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月夜渡石湖
斗柄倒插吴江滨,三万顷外秋无垠。
楞伽山影混空碧,胥口月光流水银。
十幅帆从天上渡,一星火识芦中人。
世闲呓梦那得到,寒塘露下添衣频。
译文:
月光洒在石湖上,映衬出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远处的楞伽山仿佛融入了天空,与碧波相映成趣。
胥口的月光如流水般清澈,照亮了水面上的芦苇丛。
人们纷纷乘着小船过河,留下一串足迹。
夜晚的寂静中,只有点点星光和露水闪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月夜渡石湖景色的诗篇。首句“斗柄倒插吴江滨”,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倒挂在天空中的美景。接着“三万顷外秋无垠”,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接下来的“楞伽山影混空碧”描绘了楞伽山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胥口月光流水银”则进一步描绘了石湖的夜景,月光洒在水面上,形成了一片银色的波纹。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光的美丽,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两句“十幅帆从天上渡,一星火识芦中人”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通过描绘船帆和星星等元素,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思考。最后一句“世闲呓梦那得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通过对月夜石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