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凌绝岘,钟磬晓云开。
薙草知何代,拈花尚有台。
天随湘树尽,山抱蜀江来。
老衲头如雪,团蒲历劫灰。
【注释】
东山寺:在浙江绍兴市东门外,晋代名士陶渊明曾隐居于此。招提,佛寺。凌绝岘:越过岘山。岘山,古时地名,在今天的湖北宜城西北。晓云开:清晨的雾气散去。薙草:除草。何代:什么朝代。拈花:佛经上说的典故,释迦牟尼佛拈一枝花示众,弟子迦叶尊者领悟了佛法真谛。台:指寺院的塔。天随湘树尽:指湘江边的树木被风吹走。天随,形容风势之大。山抱蜀江来:指峨眉山环抱四川盆地。老衲:和尚。头如雪:指白发满头。团蒲:蒲团。历劫灰:经历千年。劫,佛教所说世界毁灭的循环。
【译文】
寺庙建在越过了岘山的地方,清晨的薄雾散尽,钟磬的声音清晰可闻。除去杂草知道是什么时候?拈花一笑还留有佛祖留下的遗迹。天边湘江边的树木已被风吹走,峨眉山环抱着四川盆地。和尚的头发如同雪花一样洁白,蒲团已经经历千年的磨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历东山寺时的见闻感受。首句写景,次句点题,三到六句写所见所感,最后一句作结。全诗以“招提”为线索,将诗人的行踪和感受贯穿全文。
“招提凌绝岘,钟磬晓云开。”首联写自己到了东山寺,晨曦初破,雾霭渐散,寺中钟声悠扬,磬声清越。
颔联写自己游寺的感受,从“招提凌绝岘”可见寺庙之高远;从“钟磬晓云开”可见寺庙之幽深。“薙草知何代,拈花尚有台。”颈联则写出自己对历史的感叹。“薙草”即清除杂草,喻指清除旧思想、旧观念等。诗人看到寺庙四周没有杂草,说明这里环境清幽,空气新鲜,也暗示出这里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拈花尚有台”意喻尽管时代变迁很多,但佛教教义仍有其存在的价值。诗人对佛教的这种态度表示出一种认同。
尾联写自己对佛教的态度,“老衲头如雪,团蒲历劫灰”。尾联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一种自嘲。“团蒲”,佛家语,指坐禅时所用蒲团,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生命已过大半。“历劫灰”意谓自己像经过千年的尘垢一样,头发白了,生命也将结束。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淡远,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