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衰党怨急,抵黜遂及我。
固知理宜然,意亦实相左。
纷纷夸攀龙,少俟竟鳖跛。
犹吾崔大夫,何事盛舂簸。
嗟君勇制法,骇浪未忘舵。
辟徵遽见及,不畏权贵哆。
皇天或哀矜,几辈富而哿。
弧辰美扬觯,文辩并駊騀。
狂言祢谁诛,一笑宥炙輠。

【解析】

本诗是诗人赠与宗孟的一首诗,通过宗孟对诗人遭遇的感慨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之情。首联点出世道衰微,党争激烈,自己被排挤的不幸遭遇;颔联指出自己被罢官的原因,是“理宜然”,并非自己不称职;颈联以“崔大夫”自比,表示对宗孟的劝慰;尾联表明了自己不畏权贵的态度,并寄希望于宗孟能够引咎自新。全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

【答案】

赠宗孟四首其一(其一)

世衰党怨急,抵黜遂及我。

固知理宜然,意亦实相左。

纷纷夸攀龙,少俟竟鳖跛。

犹吾崔大夫,何事盛舂簸。

译文:

世道衰微,党争激烈,我的失宠和被贬逐都是由于党争造成的。

我知道这种情况很自然,但是我心里还是觉得有点委屈。

大家都在争相攀附那些达官显贵,只有等待他们落水跛脚的时候我们才能上去。

我还是像崔元伯大夫一样,何必要大张旗鼓地舂米簸米呢?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当时作者任殿中侍御史,因直言进谏得罪了当权的宦官集团。这首诗就是写于他被贬为连州长史之后,时年五十七岁的他,面对残酷的现实,感到十分愤懑不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诗的开头就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被排挤、受打击的原因——“世衰党怨急”。这就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一个问题上:“世衰”,这是客观原因;“党怨急”,是主观原因。这两句看似简单,却概括得十分准确。紧接着,诗人又以“抵黜遂及我”一句,说明自己之所以遭此劫难,是由于党争造成的。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为“世衰”而“党怨急”,“党怨”必然要引起“抵黜”,所以“抵黜遂及我”,这完全是“理宜然”的。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心服口服,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既然党争如此激烈,那么为什么自己会遭到排挤呢?诗人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是由于自己没有“称职”之才。这就使第二句“固知理宜然,意亦实相左”有了合理的解释。这里既说明了自己在这次党争中受到打击的原因,也表现了自己的委屈之感。接下来,诗人又以“纷纷夸攀龙”一句,描写了当时的一些士人竞相攀附权贵、阿谀奉承的情景。“少俟竟鳖跛”一句,则是说自己虽然知道这些人是“纷纷夸攀”,但自己并不打算去追随他们,只是等待着这些人落水跛脚的时候再来依附罢了。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不趋炎附势、洁身自好的态度,又表现了诗人对权贵们的蔑视之心。最后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崔元伯,意思是说,像你这样正直而又敢于直言的人,是不会去迎合那些当权者的意思去做一些无谓的应酬工作的。这一联,既表明了自己对权贵们不屑一顾的态度,又表现出了诗人的坦荡胸怀和高风亮节。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方法。前六句,诗人借古人崔元伯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当前社会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鄙视。后二句,诗人又用崔元伯的事例来勉励宗孟,希望他能引咎自新。这种写法,既能深刻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