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维闽英,始面岁己酉。
是秋吾买舟,归里为娶妇。
登舷觏君子,鹤瘦谓髯叟。
谛观颜如玉,其气甚清厚。
吾方弱而噤,未敢讯谁某。
湖滨林公祠,邂逅共杯酒。
自兹越三春,京国再执手。
旧痕君岂忆,我怀殊不朽。

林君维闽英,始面岁己酉。

是秋吾买舟,归里为娶妇。

登舷觏君子,鹤瘦谓髯叟。

谛观颜如玉,其气甚清厚。

吾方弱而噤,未敢讯谁某。

【注释】: 林先生(宗孟)年已五十有余,面容清瘦。我见他鹤发童颜,十分精神;气质非常高雅。我正年少,不敢多问。

湖滨林公祠,邂逅共杯酒。

自兹越三春,京国再执手。

旧痕君岂忆,我怀殊不朽。

【注释】:我到湖滨拜访了林先生的祠堂,我们两人在酒桌上相遇。自从离别以后,已经三年多了。京城的友人也多次和我握手。林先生不会忘记我的过去。我虽然年幼,但心中却永远难忘林先生对我的帮助。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与林公的相识、相知和分别。开头四句写初次相逢,彼此都还陌生,诗人不敢贸然提问,只从外貌上观察对方。后八句写与林公的交往过程,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诗一开篇就写“始面”二字,点明这是第一次见面,而且是在己酉年秋天的事。“是秋”即指这次见面之年,也就是诗人二十岁的时候。这时他离开家乡来到京城,是为了进京赶考,所以有买船回家娶亲的事。接着写见到林公的情形:“登舷”指登船之时。“觏”(gòu)字,意为遇见。“君子”指林公,即林宗孟。这里说见到林公时的情景。“鹤瘦谓髯叟”是说自己见到林公时,只见到他那满头白发、两鬓如霜的容貌,就像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髯叟”即长须的老者,这里代指林公。诗人见林公鹤发童颜、气质高雅,不禁赞叹不已。“谛观颜如玉”,进一步赞美他的容仪之美。这里用了一个比喻:“颜如玉”。这个比喻既写出了“颜”的美,又突出了“如玉”的珍贵,使人感到这位老者不但仪表端庄,而且富有高尚的品德。最后两句,诗人说他当时年纪尚轻,自己不敢冒昧地打听对方的姓名,只是恭敬地称呼一声“君”;同时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幼小,但心志高远,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未敢讯谁某”一句,表明了自己虽年轻,但立志高远;“殊不朽”三字,则表达了自己虽然年少,但志向非凡,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并永垂不朽。这一联,表现了诗人虚心求教的态度,表现了他对自己未来的憧憬。

下面八句,主要写与林公的交往过程。“湖滨林公祠”,交代了地点。“邂逅”二字说明不是有意前去,而是偶然遇到。“共杯酒”说明二人是因酒结缘。“自兹越三春”,意思是从那一次之后,已经有三年多了。“京国”指京都,即京师洛阳。“执手”,握手。这两句说明诗人与林公在那次偶然的邂逅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从此以后就经常往来于京都洛阳之间。

诗的最后一句说:“旧痕君岂忆,我怀殊不朽。”意思是说:林公难道会忘了我吗?尽管我年纪轻轻,但我胸襟壮阔,志向不凡,将来一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这里既表明了诗人对林公的感激之情,也表现了他的豪迈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