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云暮,称诗涕长潸。
平生闭门人,排闼忧如山。
昊天何荐瘥,迫使民命艰。
谗夫始鸱张,大宝尸愚孱。
寖寻抉馀纪,战气波人寰。
坐令沦泗鼎,层累窥豪奸。
晚怜虎豹死,么䯢临九关。
善词楚台士,绝叫畴援攀。
固知贞起元,王运循如环。
奈此逆旅期,千春辞难还。
旁劳读谶子,诏我忧与患。
永年甲兵底,暂恋眉睫闲。
不须照恒河,历劫疲心顽。
【注释】
峥嵘:形容山高峻,此处指岁末。
称:举。
潸:流泪的样子。
平生:一辈子。
闭门人:闭门不出的人。
排闼(tà)忧如山:推开门进来的忧愁像高山一般。
昊天:天空。
荐瘥(zāi):灾祸。
谗夫:奸佞之臣。
鸱张:比喻嚣张放肆。
大宝:皇帝的国宝。
抉馀:挖取余下。
战气:战争的气息。
沦:沉没。
层累:层层累积。
窥豪奸:窥测豪门权贵。
么䯢(xiān):凶残、凶猛的样子。
晚怜虎豹死:傍晚时,怜爱猛兽死于刀下。
么䯢临九关:指边关被攻破,战事频繁。九关:古代指重要的军事要塞。
善词:善于言辞。
楚台士:楚国的游说之士。
绝叫:大声呼喊。
贞起元:正直地兴起国家政权。
王运:帝王的运行或命运,这里指国家的命运。循如环:按照循环规律运转。
奈此:怎奈,奈何,怎么。
逆旅:旅途中暂居的地方。
甲兵:士兵和武器。底:基础。
旁劳:即“旁劳役”,泛指服役。
谶子:预言书。
诏我忧与患:让我忧虑和担心。
永年甲兵:永远让士兵和武器承担战争的灾难。甲兵:士兵和武器。
暂恋眉睫闲:暂时留恋眼前的安宁。
不须照恒河:不必照见那漫长的银河。恒河:印度教中的一条大河。
历劫疲心顽:经历劫难后心灵疲惫。
【赏析】
《丁巳除夕》一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表达了他对现实局势的担忧。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感情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这首诗的第一句“峥嵘岁云暮”就为整首诗定下了悲壮的感情基调。“峥嵘”一词用来形容山高峻,也常用来比喻岁月的无情,使人感到岁月已至暮年,无法挽回。“岁云暮”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奈和悲凉的感觉。接下来的“称诗涕长潸”,诗人以泪洗面,表达出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他感叹自己的一生都是默默无闻,但却为国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却换来了如此凄凉的结局。这种感慨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诗人开始描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平生闭门人,排闼忧如山。”这里的“闭门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他在自己的小屋子里静静地度过每一天,面对着外面世界的喧嚣和纷扰,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虑。“排闼忧如山”更是将这种忧虑比作山一样高大沉重,让人无法承受。这种沉重的压力和无尽的忧虑使得诗人感到窒息和痛苦。
诗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继续写道:“昊天何荐瘥,被迫民命艰。”在这里,诗人将国家的灾难归咎于上天的错乱和邪恶势力的侵扰。他指责这些邪恶势力导致了国家的灾难,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指责虽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人又转向了对那些奸佞之臣的谴责。“谗夫始鸱张,大宝尸愚孱。”在这里,诗人将奸佞之臣比作恶鸟,形容他们嚣张跋扈、肆无忌惮的行为。而皇帝则被形容为一个愚笨而懦弱的形象,无法抵挡这些奸佞之臣的侵蚀。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奸佞之臣对国家的危害,也表达了诗人对正直力量的渴望和向往。
诗人并未因此而放弃希望。相反,他坚信正义的力量终将战胜邪恶。“寖寻抉馀纪,战气波人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必胜的信念。他认为正义的力量将会逐渐显现出来,最终击败邪恶。这种信念不仅给予了诗人精神上的支持,也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忧患之后,诗人终于看到了一丝光明。“坐令沦泗鼎,层累窥豪奸。”在这里,诗人用“沦泗鼎”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陷入混乱的局面,而“层累窥豪奸”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豪门权贵的警惕和关注。尽管国家已经陷入了危机,但诗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立场,期待着正义的胜利。
诗人以一种深沉的语气结束了全诗。“晚怜虎豹死,么䯢临九关。”在这里,诗人用虎豹这样的猛兽来形容那些奸佞之臣的下场,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和憎恨之情。而“么䯢临九关”则是指边关被攻破,战事频繁的情景。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国家的现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恐惧。
诗人通过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用自己的诗句表达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憎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这种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