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失恸声先结,此士雕残忍问天。
隔宿岂期成死别,耽书终以夭天年。
世闲缘法君能了,去日朋尊倍可怜。
一诺九原吾敢负,强挥哀泪校诗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哭芷青》。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入门失恸声先结,此士雕残忍问天。”
  • 译文:”一进家门就因悲痛而哽咽失声,此人心狠手辣,残忍无情地对待上天。”
  • 注释:恸声,指极度悲痛时发出的哭声。”此士”指的是死者。“雕”和“残忍”形容其行事冷酷无情。“问天”表达了对死者的不满和愤怒。
  1. “隔宿岂期成死别,耽书终以夭天年。”
  • 译文:”没想到隔了一夜竟然成了永别,痴迷于书卷最终却夭折了年华。”
  • 注释:隔宿,意即隔了一天。”死别”表示与亲人永别的痛苦。”耽书”指沉迷于读书。”夭天年”意指过早地结束了生命。
  1. “世闲缘法君能了,去日朋尊倍可怜。”
  • 译文:”世间的琐事你都能应对自如,逝去的日子朋友对你的尊重更加让人感到可怜。”
  • 注释:”世闲”可能指世俗事务。“缘法”可能意为掌握某种技巧或方法。”君能了”指能够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或事情。”去日”指过去的日子,”朋尊”可能是朋友间的尊敬,”倍”为加倍、格外。
  1. “一诺九原吾敢负,强挥哀泪校诗篇。”
  • 译文:”我对你许下的誓言从未违背过,现在我只能强忍悲伤整理你留下的诗篇。”
  • 注释:”一诺”指之前的约定或承诺。”九原”是古代的一个墓地所在区域,也用作代指墓地。“吾敢负”表明自己没有忘记曾经的承诺。“校诗篇”可能是指整理并校勘逝者留下的诗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友的诗,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亡友的生平及其离世给家人和朋友带来的痛苦。诗中通过对比生死,展现了生者对死者无尽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语言简练但情感深沉,读来令人感慨万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