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百年郊祀地,萧森千木雪成茵。
钿车雷响难通语,珠衱容光不障尘。
游女那能知往恨,雕甍何意阅芳辰。
病身休作苍茫感,是处烟花且酿春。
薄暮游天坛书所见
曾经作为百年郊祀的圣地,如今萧森的树木被白雪覆盖。
钿车雷响却无法沟通,珠帘下的女子面容光彩照人却不掩尘垢。
游客们哪里能理解过去的仇恨,华丽的屋檐又是为了观赏春天而建。
我身体有病不想去感受苍茫之感,到处都是春花正盛,春天的气息弥漫。
注解:
- 薄暮游天坛:薄暮时分游览北京天坛公园。
- 曾:曾经。
- 百年郊祀地:指天坛曾是皇帝祭天的地方。郊祀,古代帝王到郊外祭祀天地、祖先或五帝、五方之帝、四海之神等。
- 萧森:形容荒凉冷清的样子。
- 千木雪成茵:形容天坛的林木被白雪覆盖,如同地毯。
- 钿车:镶嵌着珠宝的车子,这里比喻高贵的车驾。
- 雷响:指车声如雷。
- 容光:容颜和光彩。
- 雕甍(méng):雕刻精美的屋顶。
- 苍茫:迷茫、茫然,这里指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 是处:到处。
- 烟花:盛开的花朵。
译文:
曾经是皇家祭祀天地的地方,如今变得荒凉冷清。
钿车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却无法传达心意,珠帘下的佳丽光彩照人但并不掩盖尘埃。
游客们哪能理解过去的仇恨,华丽的屋檐也是为了欣赏春天才建造。
我因病身不能去感受苍茫之感,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春天的气息正在酝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写天坛的昔日辉煌与今日荒凉,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颔联写游女与游人对过去的回忆与遗忘,以及他们的态度和心情。颈联写天坛的建筑是为了观看春天而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尾联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春天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