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拳挞碎,喧腾万口哗。
噫风倾海市,笑电掉雷车。
薪积袄神火,莲开地狱花。
忍看灰炮毒,糜尽万虫沙。

【注释】

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四:拳(拳头)——指打人或攻击;挞,打也。喧腾万口哗:喧嚷沸腾的声响,万人的议论声。噫风倾海市:噫,叹词,表示感叹;风,比喻飓风;倾,倾倒,这里作动词用;海市,海市蜃楼,指虚幻的海景或蜃气所成的奇景;海市,比喻虚幻的景象;讥讽清政府无能,无法平息战乱,使国家陷入混乱。笑电掉雷车:笑,嘲笑;电,闪电;掉,落下;雷车,霹雳之车,指雷电。讥讽清政府无能,无法平息战乱,使国家陷入混乱。薪积袄神火:薪,柴;积,堆积;袄神,指袄教之神,袄教是一种古代西域宗教;袄神火,即袄神之火光,指焚烧信佛的人。莲开地狱花:莲,莲子;开,开花;地狱,佛教语,指死后所受的苦难;地狱花,即苦果,指战争带来的灾难。糜尽万虫沙:糜,同“弥”,充满之意;尽,完、净;万虫沙,即遍地的虫子,暗指战争中死亡的士兵;沙,沙子,指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赏析】

《天津纪乱十二首》,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作者任顺天府尹期间所作。诗中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决心。全诗共十二首,此为第四首。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战乱的场景,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恨之情。

诗中的第一句“一概拳挞碎,喧腾万口哗”,描绘了当时战乱的场景。拳挞,即拳头打击,形象地表现了人民的愤怒情绪。喧腾,即喧闹沸腾的意思,形容人们议论纷纷,声音震耳欲聋。这句诗描绘了战乱时人们的情绪和场景。

第二句“噫风倾海市,笑电掉雷车”,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场景。噫风,叹息之声;倾,倾倒;海市,海市蜃楼,虚幻的景象;笑电,笑声与闪电交织在一起,形容人们情绪激动。雷车,霹雳之子,象征雷霆之力。这句诗描绘了战乱时的风云变幻,以及人们情绪的激动。

第三句“薪积袄神火,莲开地狱花”,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场景。薪积,燃烧的柴火堆;袄神火,象征着焚烧信佛之人;莲开地狱花,意味着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如同地狱一般。这句诗描绘了战乱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最后一句“忍看灰炮毒,糜尽万虫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灰炮毒,指的是战争中的炮火硝烟;糜尽万虫沙,意味着战争将使大地荒芜,万物凋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写战乱场景,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恨之情。诗中的关键词“拳挞”、“喧嚣”等都生动地刻画了战时人民的心情。同时,诗句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战乱之中,感受到那种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