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事迹果严閟,待时而出非故迟。
倘欲刻意辨真伪,问有真者谁知之。
予生怀古嗟已晚,何处不受前人欺。
况兹明德实昭亘,碑石聊以留歌思。
陈仓已有石鼓出,燕山复见商鼎移。
此碑安见竟阒灭,再刻岂必多差池。
麝煤轻翰拓蝉翼,坐卧扪摸肌忘疲。
啾啾鬼哭夜雨粟,直是仓颉无籀斯。
读书不读秦以下,至此乃足供摩资。
作诗珍重告来者,神物从来有返时。

这首诗由七部分组成,每部分都以“禹”字开头,形成一种韵律的和谐。

第一部分: 禹碑的大致事迹确实严谨隐秘,等待时机而出而非故意拖延。这表达了对禹功绩的认可和对其行事方式的尊重。

第二部分: 如果有人刻意要辨识真伪,那真的存在与否又怎能知晓呢?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真实与表象之间区别的思考。

第三部分: “予生怀古嗟已晚,何处不受前人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被破坏的忧虑以及对古人的怀念。

第四部分: 况且这明德实昭亘的碑石,只能以此记录歌思。这里强调了禹碑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

第五部分: 陈仓已有石鼓出,燕山复见商鼎移。描述了禹碑的发现和流传。

第六部分: 此碑安见竟阒灭,再刻岂必多差池。表达了作者对于禹碑保存完好的希望。

第七部分(末): 麝煤轻翰拓蝉翼,坐卧扪摸肌忘疲。描述了拓印禹碑的过程。

第八部分: 啾啾鬼哭夜雨粟,直是仓颉无籀斯。通过鬼哭夜雨的场景,比喻篆书的演变过程。

第九部分: 读书不读秦以下,至此乃足供摩资。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对现代文化的批判。

第十部分(末): 作诗珍重告来者,神物从来有返时。强调了对后人创作的启示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禹碑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对禹碑的赞美、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后代创作的启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