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天如帏幄,孤云自行止。
于世既无益,于物复何喜。
一草与一木,庶使遂生理。
束身随化还,收视寂群起。
惠连与首阳,计较毋乃鄙。
迢迢左记室,缅怀竟何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咏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咏怀 其十    
尧天如帏幄,孤云自行止。    
于世既无益,于物复何喜。    
一草与一木,庶使遂生理。    
束身随化还,收视寂群起。    
惠连与首阳,计较毋乃鄙。    
迢迢左记室,缅怀竟何已。    

译文:
就像天地间如同帷帐一般,孤独的白云独自停歇。在世间既没有益处,又何必去喜欢呢?一棵草和一棵树,或许能让它们生长得好一些。束身随化回到自然的怀抱中,收眼静观众生纷纷崛起。像谢惠连一样选择隐居生活,或者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林,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过于鄙薄吗?遥远的左记室,让人怀念得无法自拔。

注释:

  • 尧天如帏幄:形容天地之间就像帐篷一般宽广而有序。
  • 孤云自行止:形容白云自由地飘荡在空中,不依赖于任何事物。
  • 于世既无益,于物复何喜:指在这个世界或物质世界中既没有什么益处,又有什么值得喜悦的呢?
  • 一草与一木:比喻微小的生命和自然的一部分。
  • 束身随化还:表示顺应自然的变化,回归到自然之中。
  • 收视寂群起:收敛目光,静静地看着万物纷纷崛起。
  • 惠连与首阳:指的是谢惠连和陶渊明。
  • 迢迢左记室:遥远的地方,可能指的是左记室(古代官名)所在地。
  • 缅怀竟何已:深深地追忆过去,感慨不已。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开头两句“尧天如帏幄,孤云自行止”,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意象,来喻指天地间的广阔和自然规律的无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于世事的超然和淡泊。

接下来的诗句“于世既无益,于物复何喜”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的态度,指出在纷扰的世界中,既无法为社会带来利益,也无法从事物中获得真正的快乐。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悲观但也是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几句则转向具体的自然景观,“一草与一木,庶使遂生理”,诗人以草木为例,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应当被善待。

诗人转而思考人的生活态度,“束身随化还,收视寂群起”,表达了他向往的是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中,人们可以放下世俗的欲望,静观万物的自然发展。

最后两句“惠连与首阳,计较毋乃鄙”,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引用,意在批评那些斤斤计较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显得过于鄙陋。这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全诗语言简练而又含蓄,通过对天地、自然、人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