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摇醉眠,梦醒舻声响。
洞窗见长崖,峭立森如掌。
颓光影澄流,凝碧随滉瀁。
人言响山潭,呼之应成两。
三呼而三应,高下随所饷。
大声既隆隆,小语亦朗朗。
昔诧石镜奇,须眉了能仿。
兹能效无形,乃真绝言想。
喧寂人籁兼,鸣叩道心长。
逋然发惊吟,韵与连山往。
十年走尘中,高唱无人赏。
得此为同声,苦心殊未枉。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响山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解释:
- 「一舟摇醉眠,梦醒舻声响」:诗人乘坐一叶扁舟在湖上游荡,随着船儿摇摇晃晃仿佛进入了梦乡,梦中又听到了橹桨的声音。
- 「洞窗见长崖,峭立森如掌」:当船只驶过一个洞穴时,可以看到长长的山崖,它们高耸入云,如同巨大的手掌一般。
- 「颓光影澄流,凝碧随滉瀁」:阳光透过洞口照在清澈的水流上,形成了美丽的倒影,水面上波光粼粼,犹如一片翠绿的翡翠。
- 「人言响山潭,呼之应成两」:据说响山潭的名字源于它的响声,人们喊它时,水声就会相应地发出两股声音。
- 「三呼而三应,高下随所饷」:如果连续三次呼唤响山潭,就会得到三次不同的回声,声音的高低音会随着呼唤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 「大声既隆隆,小语亦朗朗」:响山潭的水声很大,就像雷声滚滚;而细语声也很清晰,宛如天籁之音。
- 「昔诧石镜奇,须眉了能仿」:古人曾赞叹响山潭的石头像镜子一样美丽,能够将人的面容和胡须都映照出来。
- 「兹能效无形,乃真绝言想」:现在的我能够捕捉到这种无声的美感,真的达到了言外之意的境界。
- 「喧寂人籁兼,鸣叩道心长」:喧嚣与寂静并存于大自然中,鸣叫声不断敲打着人们的心弦。
- 「逋然发惊吟,韵与连山往」:我突然被这美妙的声音所感动,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诗句中的意境与连绵不断的山峦相得益彰。
- 「十年走尘中,高唱无人赏」:我已经离开故乡多年,曾经高声歌唱却未能被人赏识。
- 「得此为同声,苦心殊未枉」:现在能够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我的辛苦付出并没有白费。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响山潭的美丽景色和神奇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