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化鹤似童子,有时化凫如老翁。
樵夫牧竖不可以皮相,往往出没游戏随云风。
翁行前路定相识,拊掌一笑山桃红。
翁乎入山莫忘出,多少扁卢待翁活。
黄山问道图 —— 范怀山作
黄景仁以“不知山浅深,安测道今古”开篇,描绘出黄山如仙境般的缥缈与高远。千云隔兮万云阻,仿佛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世界之中。
“山之神兮,林林而央央。”诗人以山之神的笔触,勾勒出黄山的雄伟与壮阔。是守天地之户,阴阳所藏,这句话揭示了黄山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其人在山山亦寿”则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赞美之情。他认为黄山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每一片草木、每一块石头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叹自然之美。
“持将示世人不识”,诗人却以反问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无知和疏离。他希望人们能更多地去探索和了解大自然,不要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要像他一样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杳绝红尘讵能觅”,这句话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能像黄山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黄山问道图为范怀山作》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黄山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