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阳山水窟,石城郁崇隆。
滨江惯戎马,下潮多艨艟。
九派作过客,飞破吴云空。
东入缅逊国,西上披雄风。
我昔倦过之,浪卷无遗踪。
冰霜积弥抱,寒暑感郁中。
复此枉浦棹,迟理高斋桐。
九子想费隐,陵阳羡窦冲。
服食未能遂,名理安可穷。
弋人祖薮泽,焉测冥飞鸿。
【注释】池阳:古县名,在今安徽寿县西南。池阳山水窟:指池阳的山川。石城:山名。郁崇隆:形容山势高大,高峻。滨江惯戎马:习惯于在岸边操练军队。下潮:水退后留下的浅滩。艨艟:古代战船。九派:长江的支流。吴云空:形容江水浩瀚,无边无际。缅逊国:缅甸国名。披雄风:指气势雄浑。倦过之:厌倦经过之地。浪卷无遗踪:浪花将一切痕迹席卷而去,不留任何痕迹。冰霜积弥抱:指天气寒冷,霜雪覆盖。寒暑感郁中:指气候寒冷,使人心烦意乱。枉浦棹:枉驾去往某地。迟理:处理。高斋桐:指高高的堂屋旁的梧桐树。费隐:即范蠡,春秋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道家思想家。曾随越王勾践入吴为臣,辅助勾践复国后,乘机离开,改名鸱夷子皮,泛舟五湖,游于七十二峰之间。陵阳:地名,今安徽怀宁南。羡窦冲:传说中的仙人名。服食:指修炼长生不老术。弋人:打猎的人。祖薮泽:到沼泽地打猎。焉测冥飞鸿:如何能够知道那苍鹰的飞行呢?冥:幽暗。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作者以“池阳写望”为题,从池阳出发,一路写下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图景。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
首联:“池阳山水窟,石城郁崇隆。”这两句写池阳山水的壮阔与石城的宏伟壮丽。池阳山水窟:指池阳的山川。石城:指池阳山中的石头城。郁崇隆:形容山势高大,高峻。
颔联:“滨江惯戎马,下潮多艨艟。”这两句写诗人在池阳滨江操练军队和欣赏下潮时的景象。滨江:指靠近江河边。戎马:指军队,这里指的是操练军队。下潮:水退后留下的浅滩。艨艟:古代战船。
颈联:“九派作过客,飞破吴云空。”这两句写诗人经过长江时所看到的景象。九派:长江的九个支流。作过客:比喻像过客一样匆匆而过。吴云空:形容长江水势浩渺,无边无际。
尾联:“东入缅逊国,西上披雄风。”这两句写诗人经过缅甸时所看到的景象。缅逊国:缅甸国名。披雄风:指气势雄浑,威风凛凛。
此诗前四句写池阳山水的壮阔与石城的宏伟壮丽;中间四句描写了诗人在池阳滨江操练军队和欣赏下潮时的景象;后面四句写诗人经过长江时所看到的景象。全诗语言简炼,意境开阔,充满了豪放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