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戒情尽,今交思情离。
苦自留其馀,不知将赠谁。
宝剑既心许,慨然脱相遗。
安用挂树日,悲此宿草为。

【注释】

杂咏 其十六:这是第16首。杂咏,是古代文人在闲暇时所吟咏的诗歌,形式多样,有五言、七言、排律等。

古交戒情尽:指古代的交游中,朋友间的情义到了极点就不再交往了。

今交思情离:现在的朋友间,虽然相互思念,但彼此之间已经失去了情义。

苦自留其馀:指自己感到痛苦地留着这些感情。

不知将赠谁:不知道将这份感情赠给谁。

宝剑既心许:指自己已经把剑作为心许之物。

慨然脱相遗:慷慨激昂地将剑赠送给别人。

安用挂树日:何必要挂在树上晒太阳呢?

悲此宿草为:悲痛的是这曾经陪伴过自己的老草。

【赏析】

《杂咏》是一首写友情的诗,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深厚友谊的怀念和感慨之情。

首联“古交戒情尽,今交思情离”两句写古今之交的不同,古人交谊淡薄,今人交谊却很深厚,诗人对此感慨良多。

颔联“苦自留其馀,不知将赠谁”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他痛苦地保留着这份情感,但又不知道应该将这份情感赠予何人。

颈联“宝剑既心许,慨然脱相遗”两句写诗人自己对宝剑的珍视。他把宝剑当作自己的心许之物,然后慷慨激昂地把宝剑送给别人。

尾联“安用挂树日,悲此宿草为”两句写诗人对于这种送别行为的哀伤。他并不希望把宝剑挂在树上,而是希望把它送给能够理解自己、珍惜它的人。而如今这份珍贵的情感被送给了那些不懂得珍惜的人,诗人为此深感悲哀。

这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今之交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深厚友谊的怀念和感慨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即人们对于友情的重视程度与以往有所不同,而这种改变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