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粤异哀乐,春鸟亦殊音。
晓牖展晴荫,飞鸣递檐阴。
闻见异乡土,共此当春心。
万物欣有托,吾嗟竟安任。
胡地与粤地的哀乐不同,春天的鸟也发出不同的鸣声。
清晨打开窗户,阳光透过窗棂投下一片晴光,鸟儿在窗外自由飞翔,传递着屋檐的阴影。
我听到了不同地方的声音,看到了不同的乡土风情,共同度过春天的时光。
万物欣欣然有寄托,而我却感到无所适从。
胡粤异哀乐,春鸟亦殊音。
晓牖展晴荫,飞鸣递檐阴。
闻见异乡土,共此当春心。
万物欣有托,吾嗟竟安任。
胡地与粤地的哀乐不同,春天的鸟也发出不同的鸣声。
清晨打开窗户,阳光透过窗棂投下一片晴光,鸟儿在窗外自由飞翔,传递着屋檐的阴影。
我听到了不同地方的声音,看到了不同的乡土风情,共同度过春天的时光。
万物欣欣然有寄托,而我却感到无所适从。
初春 未觉毡炉暖,旋怀柑酒新。 池台平入夜,原野渺含春。 物外欣然意,风前现在身。 中宵感幽梦,冰雪尚嶙峋。 译文: 初春时节,我尚未感受到毡炉的温暖,心中就已充满了对新鲜柑酒的期待。夜晚降临,池台映入眼帘,原野上的景色仿佛融入了春天的气息。置身物外,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惊喜,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深夜时分,我梦见自己身处寒冷之地,但冰雪依然嶙峋,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力量。 注释: 1. 毡炉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 译文: 微风吹来水面波纹荡漾,小舟在水面轻轻摇晃。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湖面一片宁静,仿佛刚刚被雨水洗刷。 万棵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有一个客人依靠着船桨,不知道是哪位在唱歌。 莲花姑娘已经走远了,只剩下我独自在水边徘徊。
诗句解析如下: - “淙淙独鸣涧”:描述了溪水独自在山谷中流淌的声音,用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矫矫孤生松”:用“矫矫”形容松树挺拔的姿态,表达了松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暗指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 - “半夜未归鹤”:描绘了一只鹤在半夜时分飞回的景象,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或对离别的不舍。 - “一声何寺钟”:通过钟声的响起
秋夜酌闵二舟中 移船向君饮,款语尽斜晖。 译文:把船移到江边来与你饮酒畅谈,话音还在夕阳的余晖里回荡不绝。 注释:向君:向对方。款语:亲切交谈。 赏析:此句写与友人在江边饮酒的情景,通过“移船”、“向君”等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风细不妨烛,寒轻渐逼帏。 译文:微风吹拂,蜡烛光芒不减;寒气逐渐侵袭帷帐。 注释:微风:轻柔的风。不禁:不减,不受。帏
春夜闻钟 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 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 芳草远愈远,小楼空更空。 不堪沉听寂,天半又归鸿。 译文: 春天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听着远处寺庙的钟声,却无法分辨其来自何处。这悠扬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乡愁。我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没有僧人的寺院,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却发现故乡已经变得遥远。梦中的我,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钟声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注释: 1. 遇王大邦誉:遇到王大邦。 2. 不是逢摇落:不是在秋天的时候。 3. 谁知宋玉愁:谁能知道宋玉的忧愁呢? 4. 及关方浩叹:到了关口才感叹。 5. 出峡又扁舟:从三峡流出后,又要乘坐小船。 6. 驿路成倾盖:驿站的路上形成了车盖相撞的情景。 7. 霜天各敝裘
【注释】: ①游白沙庵僧舍:游览白沙庵。白沙庵,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市,是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所居住过的地方。 ②偶展登临兴:偶然间兴致勃勃地去观赏山景。 ③攀萝到上方:攀着藤条到达上面。上方,指高处。 ④僧人的话:指僧人与游客谈论的话题。 ⑤漱,洗嘴漱口。水泉冷,指水清见底,感觉清凉。漱罢,指漱口完毕。 ⑥沉,指磬声深沉。山磬凉,形容磬声清脆悦耳,给人带来凉爽之感。 ⑦听:闻。沉声
山寺 晚林藏古刹,地僻到人稀。 遥望隔松坞,径来敲竹扉。 笑迎僧有相,惊窜鼠多机。 嗒尔忘言说,钟声满翠微。 注释: 1. 晚林藏古刹:傍晚的树林里隐藏着古老的寺庙。 2. 地僻到人稀:这个地方偏僻,很少有人来。 3. 遥望隔松坞:远远地望着隔在松林中的小村庄。 4. 径来敲竹扉:径直来到竹林的门扉前。 5. 笑迎僧有相:笑着迎接僧人,似乎认为他有某种特殊的身份或地位。 6. 惊窜鼠多机
秀江夜泊 夜气一何悄,扁舟系古杉。 潭空孤月印,峰黑一灯嵌。 薄雾侵残蜡,清霜恋故衫。 徘徊难久立,惧有老蛟馋。 注释: 1. 夜气一何悄:夜幕降临,空气中弥漫着寂静的氛围。 2. 扁舟系古杉:我坐在小舟上,将小船系在了一棵古老的杉树上。 3. 潭空孤月印:月亮高悬在夜空中,映照在静谧的湖面上,犹如一枚孤月。 4. 峰黑一灯嵌:山峰苍茫如墨,夜色中,一盏灯火显得格外渺小且孤独。 5.
【译文】 凌晨起床出发,四野鸡鸣声声叫。 旅途劳顿已多时,晨光中又起身行。 残雪还未化尽,晓寒更增衣不轻。 山冈连绵道路长,小路层层路更生。 担心路途劳累重,疲驴瘦骨不胜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清丽明快的早行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游子的关心之情。 首句“荒鸡鸣四野”,点明了时间是清晨,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了鸡鸣声。这里的“荒”字,既描绘了鸡鸣声的清脆悦耳
杂咏 其十五 《杂咏》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诗作,共十首。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蛾眉朝见宠,夕姗来群阴。 谮丑伏祸浅,誉美藏机深。 疗妒世无药,那可知其心。 周旋影自失,惝恍魂相寻。 溪头浣纱女,日暮愁淫淫。 彼此更相羡,泣下俱沾襟。 译文: 早晨被皇帝宠爱,晚上又成为众人嫉恨的阴险之人。 诽谤别人容易,但隐藏自己的恶意却很难被发现。 治疗嫉妒病,世上没有药方。 自己的影子已经迷失了
【注释】 杂咏 其十六:这是第16首。杂咏,是古代文人在闲暇时所吟咏的诗歌,形式多样,有五言、七言、排律等。 古交戒情尽:指古代的交游中,朋友间的情义到了极点就不再交往了。 今交思情离:现在的朋友间,虽然相互思念,但彼此之间已经失去了情义。 苦自留其馀:指自己感到痛苦地留着这些感情。 不知将赠谁:不知道将这份感情赠给谁。 宝剑既心许:指自己已经把剑作为心许之物。 慨然脱相遗
【译文】 贫苦的妇女在深夜辛勤纺织,关上房门远离邻里。 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映照着女子空寂的劳作。 她织布时,面对空空的墙皮,心中满是悲愁。 她的容颜无法掩饰,贫穷的生活使她痛苦。 富贵与贫困的区别就像锦缎和丝絮,都出自同一根蚕茧。 尽管生活境遇不同,但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命运岂能论高低? 只愿自己努力劳作,不要因织机而蒙尘。 【注释】 (1)杂咏:即“咏怀”,指诗歌中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其十七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一棵孤立无依的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本心、追求高洁品质的人生态度。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修修孤生木,丛丛蔽荆棘。 - “修修”形容树木挺拔的样子,“孤生木”指的是一株独自生长的树。"丛丛"形容荆棘密布,“蔽”表示遮挡住的意思。这两句话描述了树的生长环境,荆棘遮蔽了它,但它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2. 何意来良工,空山遂物色。 -
【注释】杂咏:即《杂咏四首》。劲草:坚强的草。烈烈:威猛的样子。凌寒霜:不怕冷。众芳:各种花草。媚春阳:讨好春天的阳光。奇质:奇丽的外表。可见:可以看见。一心:专心致志。物忘:忘记了一切。硗硗者:贫瘠的土地,这里比喻那些不能与草木争春的植物。摧伤:受到打击。 【赏析】诗人在《杂咏四首》组诗中,以“劲草”为题,赞美了那些在逆境中不屈服,在困难中不灰心,顽强地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草类。
【注释】 1. 浮海去南越:指泛舟海上,从南方到达广州。 2. 望古建德国:远眺古代的建德国,即晋代名士陶渊明曾隐居于此。 3. 渺怀结衣冠:心中充满对故国遗民的思念,怀念他们的衣着、冠带。 4. 怆虑动颜色:因忧国思乡而心绪烦乱,以至于容颜憔悴。 5. 谁知此中人:谁能了解这些在异乡的人呢? 6. 出入惟作息:他们每天的生活只有劳作和休息。 7. 渊明有心人:陶渊明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