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争如客意多,迎风伏轼快经过。
徒闻上客工长笑,曾说州人最善歌。
草没龙头应有冢,沙枯马颊已无河。
临流亦效仲尼叹,吾道从来奈命何。
高唐
古意争如客意多,迎风伏轼快经过。
徒闻上客工长笑,曾说州人最善歌。
草没龙头应有冢,沙枯马颊已无河。
临流亦效仲尼叹,吾道从来奈命何。
注释翻译
古意争如客意多:古人的志向和愿望与现代人的志向和愿望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呢?(古意:指古人的愿望)
迎风伏轼快经过:在微风中驾车前行,心情愉快地快速通过(伏轼:古代的一种车姿,即面向车前坐,手扶车前的横木)。
徒闻上客工长笑:只听说上等客人善于嘲笑(徒:只是)
曾说州人最善歌:曾经听说过州里的人最为擅长唱歌(州人:指州里的人们,这里指楚地的人们)
草没龙头应有冢:草木掩埋了龙头的痕迹,应该有一个坟墓的存在(草没:草木掩藏;龙头:指山石上的龙首)
沙枯马颊已无河:沙子干枯了,马颊河也消失了(马颊:指地名)
临流亦效仲尼叹:我也效仿孔子感叹(临流:指面对流水)
吾道从来奈命何:我的人生道路从来都是无法改变的(奈:无可奈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人以高唐台为背景,通过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诗人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认为人生道路无法改变。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凉和感伤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