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革寻吟万绿中,霏烟叆月共长空。
四围冷合山岚气,一片腥吹草木风。
爱听归鸿催灭烛,似闻宿鸟诉惊弓。
苦哦动辄兼长夜,燕蝠休争口角雄。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十六夜的夜晚中,独自吟咏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我将逐句解释:
诗句解读及译文:
- 曳革寻吟万绿中,霏烟叆月共长空。
- 注释:拖着皮制的鼓槌寻找吟唱,周围是绿色的树木,细雨蒙蒙,月光与云朵共同悬挂于天空之上。
- 译文:我拖着鼓槌在万树翠绿之中搜寻,细雨蒙蒙,月光和云层一起高悬在广阔的天际。
- 四围冷合山岚气,一片腥吹草木风。
- 注释:四周寒冷,山峰间弥漫着山林的气息,一股腥风从草木中刮过。
- 译文:四周的寒冷与山林的氤氲气息融合在一起,一股腥气从草木间吹过,令人感到不适。
- 爱听归鸿催灭烛,似闻宿鸟诉惊弓。
- 注释:喜欢听归来的大雁催促熄灭蜡烛的声音;仿佛听到了夜间栖息的鸟儿诉说被惊飞的箭。
- 译文:我喜欢倾听归巢大雁的声音,它们催促人们熄灭灯火;似乎还能感受到那些夜间休息的鸟儿在讲述它们惊恐的经历。
- 苦哦动辄兼长夜,燕蝠休争口角雄。
- 注释:不停地吟咏让我苦不堪言,同时迎来了漫长的黑夜;燕子和蝙蝠不要争夺谁更强大、更威武。
- 译文:不断吟咏让人感到疲惫,同时也迎来了漫长的黑夜;不要再争论谁更强大、更威武了。
赏析:
这首《十六夜》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首句“曳革寻吟万绿中”用生动的画面勾勒出诗人在繁茂的树林中寻找灵感的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接下来,“霏烟叆月共长空”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之美,云烟缭绕、月色皎洁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第三句“四围冷合山岚气,一片腥吹草木风”则转向描述周围的自然环境,寒气逼人、草木摇曳,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
最后两句“爱听归鸿催灭烛,似闻宿鸟诉惊弓”则转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