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形势百蛮分,黯惨蛮天易夕曛。
西上荆门江一线,南来衡岭雁千群。
郢中有客皆词赋,楚国何峰不雨云。
谁信曲高真和寡,至今延露总难闻。
注释:
上行地势百蛮分,黯淡的天色很快傍晚降临。
向西上荆门江一线,南方来衡岭雁群千群。
郢中有个客人都是词赋,楚都何峰不下雨云。
谁会信曲高真的和寡,至今延露总难听闻。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在武昌游览时所见的自然景色,颔联以景作结,抒发感慨。颈联写自己游历的经历,尾联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全诗结构严密,脉络清晰,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上游形势百蛮分,黯惨蛮天易夕曛。
西上荆门江一线,南来衡岭雁千群。
郢中有客皆词赋,楚国何峰不雨云。
谁信曲高真和寡,至今延露总难闻。
注释:
上行地势百蛮分,黯淡的天色很快傍晚降临。
向西上荆门江一线,南方来衡岭雁群千群。
郢中有个客人都是词赋,楚都何峰不下雨云。
谁会信曲高真的和寡,至今延露总难听闻。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在武昌游览时所见的自然景色,颔联以景作结,抒发感慨。颈联写自己游历的经历,尾联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全诗结构严密,脉络清晰,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初春 未觉毡炉暖,旋怀柑酒新。 池台平入夜,原野渺含春。 物外欣然意,风前现在身。 中宵感幽梦,冰雪尚嶙峋。 译文: 初春时节,我尚未感受到毡炉的温暖,心中就已充满了对新鲜柑酒的期待。夜晚降临,池台映入眼帘,原野上的景色仿佛融入了春天的气息。置身物外,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惊喜,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深夜时分,我梦见自己身处寒冷之地,但冰雪依然嶙峋,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力量。 注释: 1. 毡炉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 译文: 微风吹来水面波纹荡漾,小舟在水面轻轻摇晃。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湖面一片宁静,仿佛刚刚被雨水洗刷。 万棵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有一个客人依靠着船桨,不知道是哪位在唱歌。 莲花姑娘已经走远了,只剩下我独自在水边徘徊。
诗句解析如下: - “淙淙独鸣涧”:描述了溪水独自在山谷中流淌的声音,用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矫矫孤生松”:用“矫矫”形容松树挺拔的姿态,表达了松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暗指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 - “半夜未归鹤”:描绘了一只鹤在半夜时分飞回的景象,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或对离别的不舍。 - “一声何寺钟”:通过钟声的响起
秋夜酌闵二舟中 移船向君饮,款语尽斜晖。 译文:把船移到江边来与你饮酒畅谈,话音还在夕阳的余晖里回荡不绝。 注释:向君:向对方。款语:亲切交谈。 赏析:此句写与友人在江边饮酒的情景,通过“移船”、“向君”等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风细不妨烛,寒轻渐逼帏。 译文:微风吹拂,蜡烛光芒不减;寒气逐渐侵袭帷帐。 注释:微风:轻柔的风。不禁:不减,不受。帏
春夜闻钟 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 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 芳草远愈远,小楼空更空。 不堪沉听寂,天半又归鸿。 译文: 春天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听着远处寺庙的钟声,却无法分辨其来自何处。这悠扬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乡愁。我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没有僧人的寺院,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却发现故乡已经变得遥远。梦中的我,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钟声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注释: 1. 遇王大邦誉:遇到王大邦。 2. 不是逢摇落:不是在秋天的时候。 3. 谁知宋玉愁:谁能知道宋玉的忧愁呢? 4. 及关方浩叹:到了关口才感叹。 5. 出峡又扁舟:从三峡流出后,又要乘坐小船。 6. 驿路成倾盖:驿站的路上形成了车盖相撞的情景。 7. 霜天各敝裘
【注释】: ①游白沙庵僧舍:游览白沙庵。白沙庵,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市,是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所居住过的地方。 ②偶展登临兴:偶然间兴致勃勃地去观赏山景。 ③攀萝到上方:攀着藤条到达上面。上方,指高处。 ④僧人的话:指僧人与游客谈论的话题。 ⑤漱,洗嘴漱口。水泉冷,指水清见底,感觉清凉。漱罢,指漱口完毕。 ⑥沉,指磬声深沉。山磬凉,形容磬声清脆悦耳,给人带来凉爽之感。 ⑦听:闻。沉声
山寺 晚林藏古刹,地僻到人稀。 遥望隔松坞,径来敲竹扉。 笑迎僧有相,惊窜鼠多机。 嗒尔忘言说,钟声满翠微。 注释: 1. 晚林藏古刹:傍晚的树林里隐藏着古老的寺庙。 2. 地僻到人稀:这个地方偏僻,很少有人来。 3. 遥望隔松坞:远远地望着隔在松林中的小村庄。 4. 径来敲竹扉:径直来到竹林的门扉前。 5. 笑迎僧有相:笑着迎接僧人,似乎认为他有某种特殊的身份或地位。 6. 惊窜鼠多机
【译文】 凌晨起床出发,四野鸡鸣声声叫。 旅途劳顿已多时,晨光中又起身行。 残雪还未化尽,晓寒更增衣不轻。 山冈连绵道路长,小路层层路更生。 担心路途劳累重,疲驴瘦骨不胜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清丽明快的早行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游子的关心之情。 首句“荒鸡鸣四野”,点明了时间是清晨,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了鸡鸣声。这里的“荒”字,既描绘了鸡鸣声的清脆悦耳
诗句释义: 1. 访曹以南五明寺:这句描述了诗人访问位于曹州南部的五明寺的情景。 2. 一路是修竹:描述沿途所见的竹林,竹子生长得非常茂盛,仿佛一条长路。 3. 到门惟鸟声:到达寺庙门前时,只能听到鸟儿的叫声,没有其他声响。 4. 幽人正眠觉:这里的“幽人”指的是在寺庙中的僧人或修行者,他们正在进行休息或睡眠。 5. 稚子解将迎:这里的“稚子”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他们似乎已经懂得迎接客人了。 6
注释: 1. 由来作镇末堪都,花草吴宫又废墟。 译文:自古以来,作为一方诸侯,我实在无法胜任。如今,曾经繁华的吴宫已成了废墟。 2. 江汉欲浮天地外,山川浑老战争馀。 译文:长江汉江似乎要浮游天地之外,山峦河流仿佛被战争折磨得衰老不堪。 3. 细驴衔尾心空壮,铁锁沉沙计早疏。 译文:细驴拉着缰绳,尾巴却显得有些空荡。铁锁沉在沙中,我们的战略计划已经变得陈旧。 4. 我喜时清久延眺,未因贪食武昌鱼
夹岸双城陡翠微,登临谁与共清晖。 更无老子连床话,敢望仙人跨鹤飞。 岭上凤凰归末得,月中乌鹊去何依。 汉阴咫尺愁相望,何日劳生此息机。 赏析 - 夹岸双城陡翠微:描述了武昌的地势,夹岸两座城市耸立,山色翠绿而陡峭。这里的“夹岸”指的是武昌城墙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双城”则指环绕武昌的两座主要城市。“陡翠微”描绘了山峰的险峻和植被的茂密。 - 登临谁与共清晖:诗人独自登高
以下是对《武昌杂诗 其四》逐句的翻译和注解,并附赏析: - 诗句翻译: 1. 鲁口帆樯取次开,扁舟常系鹄矶隈。 鲁口的帆船随意展开,扁舟经常停靠在鹄矶边。 2. 三春无树非垂柳,五月不风犹落梅。 春天没有树不是垂柳,五月没有风仍飘落梅花。 3. 楼上休夸崔颢句,天涯谁识祢衡才。 别在楼上炫耀崔颢的诗句,天涯何处能认识你的能力。 4. 可怜夙负黄童誉,漂泊翻成异地哀。
以下是对《黄鹤楼用崔韵》逐句的解释: 1. 昔读司勋好题句:从前读过司勋的诗,赞美诗句之美。 2. 十年清梦绕兹楼:十年来,我的梦想一直围绕在这座楼上。 3. 到日仙尘俱寂寂:到了那天,仙人的尘埃都寂静无声。 4. 坐来云我共悠悠:坐下来时,云雾与我一同飘渺。 5. 西风一雁水边郭:西风吹过,一只孤雁掠过水边的城郭。 6. 落日数帆烟外舟:夕阳下,几艘帆船在烟雾之外。 7. 欲把登临倚长笛
江口晚步值雨过水发不得舟渡跣行数里归舟得诗 平沙荒港步逡巡,憔悴灵均泽畔身。 水国风烟多异候,殊方咫尺得迷津。 江潮有信如迎客,渔父无言似笑人。 尚忆千秋杜陵叟,犹因地主慰沉沦。 注释:江口的沙滩上,荒凉的港口边,我漫步徘徊。我的身体因为长途跋涉而显得憔悴不堪。在水国的风烟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气候和气象条件,即使身处远方,也仿佛迷失了方向。江潮涨潮有规律,就像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渔夫们沉默不语
注释: 1 槲叶阴中水雾腥:"槲"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阴"指树荫或遮蔽的地方。"水雾腥"形容水气蒸腾,带着草木的香味。 2. 鹧鸪啼处一舟停:鹧鸪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通常被用作哀愁的象征。"一舟"指船只。"停"指停留。 3. 无端浪挟巴丘白:"巴丘"是地名,位于长江中游。"无端"表示没有原因。"浪挟"形容波浪像挟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