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带雨。
照红楼如画,三年曾住。
学舌莺儿,听惯楼中玉人语。
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
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
香雾。
鬟云妩。
只箫鼓画船,清兴难鼓。
蛟蛸守户,花片游丝自来去。
剩有闲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
还替木兰商榷,再来渡汝。

【注释】

1.碧溪:指苏州的一条河。姑苏小泊,姑苏是苏州的古称。二则:两篇或两句。姑苏小泊,姑苏是苏州的古称。

2.学舌莺儿:学舌的黄莺。莺儿,黄莺的叫声。楼中玉人语:楼中的美女在说话。

3.吾是风前杨柳,任此后、为萍为絮:我是风前的杨柳,任我随风漂泊,或者成为飘浮的柳絮。任此后,任凭以后。

4.隔珠帘一响银钩,便似《玉关赋》:隔着珠帘听到一声银钩声,就像听到《玉关赋》那样美妙动听。

5.香雾:香气如烟般缭绕。鬟(huán):妇女发髻上插的花饰。妩(wǔ):娇美的样子。箫鼓画船,清兴难鼓:箫鼓声声,画船轻轻荡漾,兴致盎然却难以尽情欣赏。

6.蛟蛸(qiāo shā):蜘蛛网上的丝,这里比喻蛛网。守户:像看守门户一样。花片游丝自来去:花瓣上的游丝随风飘来飘去。

7.剩有闲鸥冷眼,看点抹、当时鸳谱:只剩下悠闲的鸥鸟冷漠地看待这些,它们曾经在这里留下过鸳鸯的足迹。点抹:点缀,涂抹。鸳谱:鸳鸯的足迹。

8.还替木兰商榷:还替木兰商议对策。还替,代词,相当于“替”。木兰,即辛延年,汉武帝的宠臣。商榷:商议,商讨。渡汝:渡江过你。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苏州的诗,写诗人对姑苏山水的怀念。全诗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淡雅。

首联写姑苏山水之美。“碧溪带雨”,既写出了姑苏山水之幽静,又暗含着一种凄婉之感。“照红楼”,用典,红楼,指女子居住的地方。“三年曾住”,说明作者在姑苏住了很长时间。

颔联写自己与美人相恋的情事:“学舌莺儿”三句,化用《古诗十九首·有所思》诗意:“望所思兮,见长空;卒逢阴曀,何所见兮?谷马不能乘铅,安知千里之结?泣余如之何,忽忽如有亡!”意思是说:我学的是黄莺的啼叫,学得久了,竟会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竟然忘了自己是人,而变成了一只黄莺。“楼中玉人语”句,意思是说:我学会了学舌术,竟能听懂楼中美女的说话,而且还能说出她的话语。这里的“玉人”,指的是美女,也可以说是佳人之口,也可以说是佳人之舌。

颈联写自己的处境。“吾是风前杨柳”,说自己是风前的杨柳,可以随风飘荡,也可以随水流漂走。“任此后”,任凭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为萍为絮”,萍和絮都是水生植物,随风飘荡不定。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可以随风飘荡,也可以随水漂流。这里的“为”、“为”都是动词,表示动作。

尾联写自己的处境。“隔珠帘一响银钩”二句,意思是说:隔着珠帘听到一声银钩的声音,就像听到《玉关赋》那样美妙动人。“香雾”一句,意思是说:香气袅袅如同烟雾一般。“鬟云”三句,意思是说:头发上的花饰妩媚可爱,像美丽的女子一样娇美可人。“箫鼓画船”,意思是说:箫声和鼓声交织在一起,画船缓缓地划过水面。“清兴难鼓”,意思是说:兴致勃勃难以尽情享受。这一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因为有了美好的心情,所以难以尽情享受这种乐趣;也可以理解为:因为心情已经沉浸在这种乐趣之中了,所以难以尽情享受这种乐趣。

末联写诗人的处境。“蛟蛸守户”二句,意思是说:蜘蛛在网上织起了一张张丝网,把门紧紧守着不让外人进入。“花片游丝自来去”,意思与上文相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有悠闲的鸥鸟冷漠地观察这一切,它们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鸳鸯的足迹。“剩有闲鸥冷眼”句,意思是说:剩下的只有悠闲的鸥鸟冷漠地观察一切,它们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鸳鸯的足迹。“看点抹、当时鸳谱”二句,意思是说:它们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鸳鸯的足迹,现在却只能看到它们留下的脚印痕迹。

这首诗写的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姑苏山水的热爱之情。全诗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淡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