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海失人师,况诗才曾奖渊参,文词两代宫墙泪;
神州成铁错,到今日追思江汉,开济三朝社稷心。
【注释】
薄海:指整个中国。失人师:失去人师,即没有可资借鉴的师表。况:况且。曾奖渊参:曾奖励过张之洞。渊参,指张之洞。文词两代宫墙泪:指清朝乾隆、嘉庆、光绪三代皇帝都曾对张之洞的文学才华给予嘉奖。神州:指中国。成铁错:指甲午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追思江汉:追思,怀念。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泛指湖北、湖南一带。开济三朝社稷心:开济三朝,指张之洞曾三次出任内阁大学士。社稷心,指国家大计,指张之洞任内主持的洋务活动。
【赏析】
这首诗是挽张之洞联,作者为梁启超。
诗的第一句“薄海失人师”,是说天下失去了可以作为榜样的师长了。“薄海”二字,一语双关,既指全国,又指海外。“失人师”,即失去了可以作为榜样的人。
第二句“况诗才曾奖渊参”,是说张之洞的诗才曾被朝廷所称赞。“曾奖渊参”,指的是张之洞曾经被朝廷赏识并加以奖励。
第三句“文词两代宫墙泪”,是说清朝乾隆、嘉庆、光绪三代皇帝都曾对张之洞的文学才华给予嘉奖。这里的“宫墙泪”,是指皇帝对张之洞的赏识和赞誉如同泪水般珍贵。
第四句“神州成铁错”,是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里的“铁错”,是指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第五句“到今日追思江汉”,是说到了今天,人们还在怀念着张之洞。“江汉”,泛指湖北、湖南一带。这里的“追思江汉”,指的是人们对张之洞的怀念之情。
第六句“开济三朝社稷心”,是说张之洞在任内主持的洋务活动是国家大计。这里的“开济三朝”,是指张之洞曾三次出任内阁大学士。这里的“社稷心”,指的是张之洞主持的洋务活动是国家大计。
第七句“开济三朝社稷心”,是说张之洞主持的洋务活动是国家大计。这里的“开济三朝”,是指张之洞曾三次出任内阁大学士。这里的“社稷心”,指的是张之洞主持的洋务活动是国家大计。
第八句“社稷心,指国家大计”。这里的“社稷心”,指的是张之洞主持的洋务活动是国家大计。
第九句“指张之洞任内主持的洋务活动是国家大计。”这里的“指张之洞任内主持的洋务活动是国家大计”,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和说明。
整首诗通过对张之洞的评价,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