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宪法,敢作诤臣,杜断挟房谋,讵徒量纳百川,家国遂遗元老恨;
观新旧学界,如失慈母,范金铸韩斗,悽念幕开数载,艰难长抱鞠躬哀。
【注释】
挽张百熙联:这是一首挽词,作者为徐世昌。
论中外宪法,敢作诤臣,杜断挟房谋,讵徒量纳百川,家国遂遗元老恨:评论国内外的宪法,敢于充当正直大臣,制止皇帝专横的阴谋,难道只会迎合皇上的意思吗!
观新旧学界,如失慈母,范金铸韩斗,悽念幕开数载,艰难长抱鞠躬哀:看新旧学派,就像失去了慈母一样,用黄金铸造韩愈、欧阳修的塑像,心中感到悲痛,因为幕府解散已有好几年了,我长期抱着鞠躬尽瘁的态度。
【赏析】
徐世昌(1855-1939),字雨田,辽宁铁岭人,清末重臣,北洋政府总理、大总统、国务总理等要职皆出其手。此诗是为他去世后的挽联。
上联“论中外宪法”,指议论国家宪政;“敢作诤臣”则表明自己有担当、有勇气,敢于直言不讳,敢于对皇帝说真话,批评皇帝的过错。下句“杜断挟房谋,讵徒量纳百川”,意在说明皇帝应该听取忠言良策,而不能听信奸邪小人的谗言。但皇帝却不以为然,结果导致忠良被害,百姓遭难。这几句反映了徐世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下联“观新旧学界”,指出作者观察的是新旧学派之争;“如失慈母”则比喻新旧学派之间的矛盾就像失去了慈母一样痛苦。下句“范金铸韩斗”,意在说明作者认为应该用黄金铸造古代学者的雕像,以示纪念;而不应该把那些反对新学说的人当作敌人来对待。但作者却认为这种做法过于苛刻,过于偏激,因此内心感到悲痛。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正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