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怒特西入水,空舲野牛蹑空起。
逆潮蹴踏沔江滨,夜吼霜天犹掉尾。
惊涛下撼鼋鼍宫,腥风促浪打沙觜。
群鱼跳波鲛人避,一见凛然慑生气。
乖龙恃势不受降,鳞间出火光射地。
老牛斗酣两角折,兀然不动化为铁。
风剥雨蚀三千年,垂胡犹带战时血。
即今江水白于银,潮平岸稳沙无痕。
渔舠一叶飞夏口,龙骧千斛奔荆门。
篙工舵师坐收值,岂知铁犀与有力。
事往功成那可说,倒卧寒江千尺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铁犀(即铁牛)在长江中逆流而行的壮阔景象,以及它在江水中历经风浪、遭受风雨侵蚀三百年仍然坚如磐石的情景。

“武都怒特西入水,空舲野牛蹑空起”描述了铁犀从武都出发,沿着西江而上的景象。”铁犀”指的是巨大的铁制牛形物,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沉船或者战船。”空舲”则是指没有载人的船,这里可能是说铁犀是孤身一人,逆流而行。”蹑空起”则形容铁犀在水面上行走的样子,仿佛是在凌空而行。

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铁犀在长江中的遭遇。”逆潮蹴踏沔江滨,夜吼霜天犹掉尾”描绘了铁犀在逆流中奋力前行的场景。”夜吼霜天犹掉尾”则形象地表现了铁犀在夜晚发出的巨大声响,如同霜天中的惊雷,让人感到震撼。

“腥风促浪打沙觜”描绘了铁犀在江水中经历风浪的情景。”腥风促浪打沙觜”则形容江风呼啸,波浪汹涌,撞击着岸边的沙滩。

“群鱼跳波鲛人避,一见凛然慑生气”描绘了铁犀在江水中的形象。”群鱼跳波鲛人避”则形容江中的鱼儿们被铁犀吓得四处逃窜,而”一见凛然慑生气”则形容铁犀的威仪令人敬畏。

“乖龙恃势不受降,鳞间出火光射地”描绘了铁犀在江水中与龙的斗争。”乖龙恃势不受降”则形容铁犀凭借自己的力量,毫不畏惧地与龙抗争。”鳞间出火光射地”则形容铁犀在战斗中散发出的光芒犹如烈火般炽热,直冲云霄。

“老牛斗酣两角折,兀然不动化为铁”描绘了铁犀与龙斗争的结果。”老牛斗酣两角折”则形容铁犀在与龙的战斗中英勇无畏,最终以角折断为代价。”兀然不动化为铁”则形容铁犀在战斗中虽然倒下,但最终化作了坚硬的钢铁。

“风剥雨蚀三千年,垂胡犹带战时血”描绘了铁犀历经风雨侵蚀的历史。”风剥雨蚀三千年”则形容铁犀已经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经受了风吹雨打的考验。”垂胡犹带战时血”则形容铁犀虽然饱经沧桑,但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战争气息。

“即今江水白于银,潮平岸稳沙无痕”描绘了现在的江水景象。”即今江水白于银”则形容现在的江水已经清澈透明,如同白银一般。”潮平岸稳沙无痕”则形容现在的江岸已经平缓稳固,江边的沙滩也变得平整光滑,不再有痕迹。

“渔舠一叶飞夏口,龙骧千斛奔荆门”描绘了渔人乘坐小船在江上航行的情景。”渔舠一叶飞夏口”则形容渔夫驾着小船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飘荡。”龙骧千斛奔荆门”则形容大船在江面上疾驰而过,气势磅礴。

整首诗通过描绘铁犀在长江中的壮阔景象和历经风雨侵蚀三百年依然坚如磐石的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英勇斗争精神的颂扬之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