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几松屏六尺床,风帘不卷一亭香。
窗含暮色成深碧,菊对衰颜是浅黄。
莫向杯中问贤圣,只堪棋里较低昂。
何人秀句争传唱,二老风流果擅场。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分析作答。本诗的大意是:九日那天和萧韩坡、田雨来在程二如园亭聚会,席间饮酒赋诗。竹几松屏六尺床,风帘不卷一亭香。窗含暮色成深碧,菊对衰颜是浅黄。莫向杯中问贤圣,只堪棋里较低昂。何人秀句争传唱,二老风流果擅场。

注释:九日:九月九日,古人有重阳节登高习俗。萧韩坡:名不详。田雨来:名不详。程二如:名不详,据《全唐诗》记载,他曾任集贤学士、太子少师等职。亭:即楼阁、台榭之类建筑,供游人游览休息之用。竹几:指竹制的几案。松屏:指松木屏风(屏:屏风)。六尺床:指六尺宽的长床。风帘:指用竹片或苇子编成的帘子。一亭香:谓整个亭内都弥漫着清香,一亭即一片。窗含暮色成深碧,菊对衰颜是浅黄。窗含,即“窗含”二字连读。含:包含,包容;暮色:指夕阳晚霞的颜色。深碧:深绿的碧色,形容颜色浓重。菊对衰颜:以菊花比人的衰老容颜。对:相对。衰颜:衰老的面容。浅黄:淡黄色,指菊花的颜色。低昂:指围棋下子时,落子位置高低有变化。争传唱:争相传颂歌唱。二老:泛指作者自己和程二如。风流:指风度、才华。擅场:擅长某一方面。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重阳节的节日气氛和宴游活动,以及宴饮过程中的情趣逸兴。前两句描绘了宴会环境,写诗人与友人同游于亭中,酒酣耳热之际,吟咏作诗。后四句写席间的清谈逸兴。

首联写宴会环境,点出时间、地点及人物。“竹几”“松屏”为宴席陈设。“六尺床”则指长榻,为宴者所设。“风帘不卷”四字,既写出了秋夜的清凉幽寂,又写出了酒兴正浓,不觉风帘已卷之情景。“一亭香”一句,既点出了宴会地点,又写出了宴会的雅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颔联写宴中清谈。“窗含暮色成深碧”,这是说窗外的景色,暮色沉沉,天色渐暗,那碧绿的颜色就更加浓郁了。“窗含”二字,将“窗”拟人化,赋予它一种感情色彩,显得生动而形象。“菊对衰颜是浅黄”,这是说菊花面对自己的衰老容颜,颜色反而变得淡黄起来。这里既写出了菊花的坚韧不拔,又暗喻了诗人的豁达乐观。“对”,即相对的意思。“衰颜”指的是人衰老的面容,“浅黄”则是指菊花的颜色由深变浅。这一联既写出了菊花的坚韧不拔,又暗喻了诗人的豁达乐观。“莫向杯中问贤圣”,这一句既表明了宴会的雅趣,又写出了宴者的高雅脱俗。“只堪棋里较低昂”,既表现出宴席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也写出了诗人豪爽的性格特点。

颈联进一步描绘宴会的清谈逸兴。“何人秀句争传唱”,意思是谁的诗篇能够如此精彩而广为传颂?“二老风流果擅场”,意思是两位老人真是风度翩翩,才华出众啊!这两句既表现了宴会上清谈的热烈气氛,又赞美了诗人和朋友的才学风流。

尾联再次写宴会中的情趣逸兴。“何人秀句争传唱”,既表明了宴会的雅趣,又赞美了诗人和朋友的才学风流。“二老风流果擅场”,意思是两位老人真是风度翩翩,才华出众啊!这两句既表现了宴会上清谈的热烈气氛,又赞美了诗人和朋友的才学风流。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热烈,富于时代特色;结构严谨完整,脉络清晰可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