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狂歌共上都,今年结伴到江湖。
旗亭酒醉徐高士,驿路金羞陆大夫。
少喜诗情犹健在,却怜豪气已全无。
他时君返虹桥去,好画樊山夜宴图。

【注释】

去岁狂歌共上都:指上一年(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诗人与高适在长安相遇时,两人都曾作过《封丘作》的诗。上都:今陕西西安市,唐玄宗时为东都长安所在之都城。

今年结伴到江湖:指本年(天宝十五年,即公元756年),诗人与高适同被放逐,二人结伴来到江、浙一带。结伴:指相约同行。

旗亭酒醉徐高士:指高适。徐:指名士徐皎,李白有《赠徐皎》诗。高士:指高适。

驿路金羞陆大夫:指陆鸿渐。陆鸿渐是陆羽的侄子,字鸿渐,号不烦居士,湖州乌程人,以嗜茶闻名。

少喜诗情犹健在,却怜豪气已全无:指李白年少时喜欢吟咏,豪迈之气未减。

他时君返虹桥去:指李白死后,友人或后世之人再来探访,重游当年与李白一起饮酒的地方。虹桥:桥名,位于杭州西湖,相传是李白和高适曾游之地。

好画樊山夜宴图:指希望后人能画出他们夜宴樊山的情景。樊山:位于江苏镇江市南,风景秀丽,传说中李白与高适曾在此畅饮。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年(756)诗人与高适被贬之后。诗中追述了与高适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豪迈气概;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失意的感慨。首联回忆去年两人在京城相聚的情景,颔联写今日分别后,两人结伴来到江、浙一带的壮怀激烈之情;颈联写自己虽然仍保持着少年时的豪迈情怀,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豪气;尾联写自己虽死犹生,盼望朋友将来能来探访,再次游览昔日的胜地。全诗洋溢着诗人对高适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坎坷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