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风帘不掩扉,颓然醉卧乱书围。
总教岁月堂堂去,未许心情种种非。
薄宦还余新禄米,长贫尚有旧儒衣。
生涯自笑原无累,讵系中年悟道机。

【注释】

①除夜:农历十二月初五,古代称除夕。

②风帘:指窗帘。风帘不落,意味着没有睡意或懒得起床。

③颓然:形容酒醉的样子。

④总教:任凭。

⑤岁:年岁,岁月。

⑥心:心情。

⑦新禄米:新俸禄中的米食,指微薄的俸禄。

⑧长贫:长期贫困。

⑨儒衣:指穿着儒生的衣服,即布衣。

⑩生涯:一生的经历和感受。

⑪笑原无累:自嘲平生从未有累赘。

⑫讵:岂。系:拴住。

⑬中年悟道机:在中年时领悟到人生的重要道理。

【赏析】

《除夜》,是一首描写作者除夕之夜所作诗,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己一生经历的评价。全篇用词精炼,意境深远。

首联“不下风帘不掩扉”,描绘出了诗人醉酒后的慵懒状态。他不愿起身,因为下着风帘,不愿被风吹进寒冷的空气;也不愿关闭门窗,因为不想被人打扰。这一细节描绘出了诗人的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颔联“总教岁月堂堂去,未许心情种种非”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看法。他认为岁月无情地流逝,无法挽留,因此不必为它所束缚;同时,他也认为自己的心情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影响,应该保持一种平静和从容的状态。

颈联“薄宦还余新禄米,长贫尚有旧儒衣”,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并不追求财富和地位,反而更加珍视那些微不足道的物质享受。同时,他也认为贫穷也是一种福气,因为至少不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尾联“生涯自笑原无累,讵系中年悟道机”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认识和领悟。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并没有任何负担,反而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而在中年的时候,他更是领悟到了人生的重要道理,那就是要珍惜时光、积极进取、不断追求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