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垣欹径野花幽,肃肃灵祠祀武侯。
红饭一盂村赛晚,黄桑千树庙门秋。
壁间画妓遗巾帼,山下征人役马牛。
太息高麾游渭上,谁都天末大星流。
谒诸葛公祠
坏垣欹径野花幽,肃肃灵祠祀武侯。红饭一盂村赛晚,黄桑千树庙门秋。
注释:
谒:拜访。谒诸葛公祠:去拜谒诸葛亮的祠堂。
坏垣:指破败的墙壁。
欹(yī)径:歪斜的道路。
野花幽:指在荒凉的地方开的花。
肃肃:形容声音低沉、庄重的样子。
武侯:诸葛亮的字,后人尊称他为“武侯”。
红饭:指祭祀时用的米饭。
盂(wū):一种圆形的盛器。
村赛晚:指乡村里举行的比赛活动。
黄桑千树:指满山遍野的桑树。桑树又叫黄桑,这里指秋天的桑叶。
壁间:指墙壁上。画妓:指壁画中的美女。巾帼:古代妇女用的一种头巾。
山下:指诸葛亮当年出仕前居住的隆中。征人:指诸葛亮曾经出仕刘备后,被派往东吴联合孙权抗曹的使者。役马牛:指出征时使用的战马和耕牛。
太息:叹息。高麾:指高扬的军旗。渭上:渭水之上,指长安城附近地区。渭水:流经今陕西渭南市,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因有渭源关而得名。大星:指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能指示方向。流,飘荡、流动。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拜谒诸葛亮祠堂的感受。首联点题:“坏垣欹径野花幽”,描写了祠堂残破的墙垣与弯曲小路两旁野花丛生的景象,以及祠内庄严静谧的气氛。颔联“红饭一盂村赛晚”和颈联“黄桑千树庙门秋”描绘了祭祀时的场景:村民聚集在一起举行比赛活动和祭拜仪式,周围是一片丰收景象和金黄色的桑树林。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祭祀活动的热闹场面。
尾联“太息高麾游渭上”和“谁都天末大星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生前辉煌事迹的感慨以及对其精神境界的敬仰之情。诗人想象诸葛亮在渭水之畔指挥作战、运筹帷幄的情景,以及他在天边留下的一颗璀璨明星。整首诗通过对祠堂内外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诸葛亮生前的英名和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