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柴桑旧草堂,不因风雨废重阳。
先生自爱南山好,却借东篱作酒场。

【注释】

柴桑:指陶渊明的故居,今属江西。东篱:指菊花盛开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陶渊明《饮酒》组诗中第三首的赞赏。诗人以“画菊”为题,赞颂了陶渊明爱菊之癖。此诗前二句写诗人自己不因风雨而废重阳,后二句写陶先生爱菊之情。全诗以“菊”为线索,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鄙弃官场、热爱自然的情怀。

“秋在柴桑旧草堂”,开篇点题,直说秋天来到了柴桑的旧草堂。这里用典,陶渊明的故居就在柴桑。柴桑,即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

“不因风雨废重阳”,意即即使遇到风雨,也不放弃这个节日。这里,诗人运用典故,将陶渊明爱菊之情与重阳节联系起来。重阳节,又称“九九节”,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吉祥的日子,有避邪的含义。因此,重阳节时人们会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先生自爱南山好”,这句是说陶渊明自己喜爱南山的美景。这里的“南”字,既是地名又是方位词,表示山南。南山,即庐山。

“却借东篱作酒场”,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说自己喜欢在东篱之下喝酒作乐。这里的“东篱”是指菊花盛开的地方,即诗人所喜爱的南山下的东边篱笆旁。

此诗通过赞美陶渊明重阳节不弃菊、爱菊之情,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热爱自然的情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