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马文璧,独称黄一峰。
烟墨曾无多,遂分蛭与龙。
旦暮得悬解,妙悟定所宗。

【注释】

  1. 武林翁:武林,泛指杭州一带;翁:尊称,对人的一种称呼。
  2. 黄叶村庄卷:指《黄叶村》一诗。
  3. “谓”字:是“认为”“以为”的意思。
  4. 宣德纸:宣德,明朝的年号,此指明宣宗朱瞻基所定之年号;纸:即纸张。
  5. 徵画藉:征画,征用画工;藉:凭借,利用。
  6. 销长夏:消弭夏天。
  7. 马文璧:《黄叶村》诗题下注为“马文璧”。
  8. 独称:特别推崇、称赞。
  9. 蛭与龙:比喻文章风格或笔法上,有如小虫蠕动般细腻,也有大龙盘旋般的雄浑。
  10. 旦暮得悬解:意思是早晚能有所领悟。
  11. 妙悟:深刻的理解或领悟。

【译文】
武林翁康怡进士在吴橙斋见到余黄叶村庄卷,认为它模仿了古人的风格,十分赞赏并说它是必传之作,于是征用了宣德纸来作画,以消弭夏天。马文璧也特别推崇、称赞这一首诗,认为黄叶村的风格既如小虫蠕动般细腻,又如大龙盘旋般雄浑。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画作风格的理解和评价。
诗的第一句“武林翁康怡进士于吴橙斋所见余黄叶村庄卷”,是对画作的直接描述。其中“武林翁康怡”是诗人对画画的人的称呼,“于吴橙斋所见”则说明画作是在吴橙斋这个地方创作的。而“余黄叶村庄卷”则是对画作名称的直接点明。
诗人通过第二、三句“谓得古人之法诧为必传以宣德纸徵画藉销长夏并题而归之”进一步解释了这幅画的风格。其中“谓得古人之法”是指画家能够模仿古人的风格;“诧为必传”表示这首诗被认为非常珍贵,值得流传;“以宣德纸徵画藉”则是指使用宣德纸来创作画作;“销长夏”则是指消除了夏天带来的炎热感;最后“并题而归之”则是指同时将画作和题词一并带走,作为纪念。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动作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画作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画作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篇结构完整、内容详实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