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毫一点,乃吾民利害攸关,须念悖出必将悖入;
白日三竿,即尔室公私毕照,莫谓知显不在知微。
诗的翻译
在白水县署后的庭院里,有一副对联:“丹毫一点,乃吾民利害攸关,须念悖出必将悖入;白日三竿,即尔室公私毕照,莫谓知显不在知微。”
译文
在白水县官署后面的庭院里,有一对对联:“丹毫一点,是百姓的利害所系,必须想到如果做错了事,将来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白日三竿,是你们的公私事务都得到阳光的照耀,不要认为只有表面的光彩,而忽略了内在的微小事物。”
注释
- 丹毫:指毛笔。在这里特指书法或书写时使用的毛笔。
- 民:这里指的是普通百姓。
- 攸关:关系到。
- 悖出和悖入:比喻坏事从内部产生,坏的结果由自己的行为引起。
- 白日三竿:形容时间不短,通常用来形容白天很长。
- 知显和知微:这里的“显”指的是明显的、显而易见的事物,“微”指的是微小的事物。
- 知显不在知微:意思是知道明显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能了解细微的东西。
- 室公:指官府。
- 私:私人事务。
- 毕照:全部被照亮。
- 知明:这里指的是智慧或见识。
赏析
这副对联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个体责任的重视。它警示人们要深思熟虑,因为任何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它也强调了智慧与道德的重要性,指出即使是在表面看似明显的事情中也隐藏着潜在的危险。这种思想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选择时都要谨慎行事,避免因一时的错误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