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落叶舞婆娑1,冬景无聊可奈何?
几处冰花摧草木,数声腊鼓动星河2。
避寒今我3常垂幕4,为国谁人肯执戈?
天子无愁终有福,承平5转瞬播讴歌6。
千林落叶舞婆娑,冬景无聊可奈何?
几处冰花摧草木,数声腊鼓动星河。
避寒今我常垂幕,为国谁人肯执戈?
天子无愁终有福,承平转瞬播讴歌。
注释:
- 千林落叶舞婆娑:形容树叶纷纷扬扬,像在跳舞一般。
- 几处冰花摧草木:指冬天气温下降,冰晶覆盖在植物上,使树木受损。
- 避寒今我常垂幕:现在为了躲避寒冷,总是拉上帐篷。
- 为国谁人肯执戈:为国家效力的人谁愿意拿起武器。
- 天子无愁终有福:意思是说皇帝无忧无虑最终会带来福气。
- 承平转瞬播讴歌:国家安定繁荣的景象很快就会被歌颂传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人们的行为来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
首句“千林落叶舞婆娑”,以落叶的飞舞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景色。接着,“冬景无聊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于冬日景象感到无聊和无奈的心情。这里的“无聊”指的是对当前环境的不满,而“可奈何?”则是一种无法解决或改变现状的无助感。
接下来的“几处冰花摧草木,数声腊鼓动星河”,诗人观察到了冰花覆盖下的树木受到摧残的情况,以及寒冷天气下,人们用腊鼓来驱赶寒气的场景。这些细节描绘了冬日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后两句“避寒今我常垂幕,为国谁人肯执戈?”反映了诗人自己为了躲避寒冷而经常拉起帐篷,同时感慨其他人宁愿放弃战斗也不选择披甲上阵的情景。这里的“避寒”和“为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一句“天子无愁终有福,承平转瞬播讴歌”,则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尽管国家目前可能并不完美,但只要保持和平稳定,人民终将享受到幸福生活,美好的时光也将会很快到来,并被广泛传唱。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述,以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比和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