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将消长1问阳阴2,举目金瓯感莫禁3。
除弊恨无三尺剑4,纾怀聊借一张琴5。
普天谁献平戎策6,绮阁犹怀报国心。
身是女流空有志,出师二表且长吟7。

【注释】

  1. 难将消长:难以衡量阴阳消长。2. 阳阴:阴阳,天地万物的对立统一。3. 莫禁:禁止。4. 三尺剑:《史记·刺客列传》载:“专诸为报公子光,以匕首刺之。”《战国策·燕策》:“秦王闻荆轲高渐离,乃使武阳作金椎,以击荆轲,而杀高渐离。”后因称兵器或兵权为“三尺剑”。5. 纾怀:排遣忧愁烦闷。6. 绮阁:指华丽的宫殿。7. 出师二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征讨曹魏时所作的两篇上表。其中,《前出师表》劝勉后主刘禅不要听信谗言,勤勉政事;《后出师表》则表示自己虽已年老,但仍然会竭尽忠诚,完成未竟的事业。
    【赏析】
    这首诗是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之第三首。诗中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家大事时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抱负和决心。

“难将消长问阳阴,举目金瓯感莫禁”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忧。他无法理解国家的消长变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受到侵害而不能制止。这里的“金瓯”象征着国家,而“莫禁”则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无力感。

“除弊恨无三尺剑,纾怀聊借一张琴”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解决国家问题的无奈和焦虑。他觉得只有用三尺剑来除弊,才能解决问题,但却找不到这样的办法。于是他便借了一张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两句诗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普天谁献平戎策,绮阁犹怀报国心”两句则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问题的担忧和焦虑。他认为普天下没有人能献出平戎策,而他自己也只能在华丽的宫殿中怀念着报国之心。这里的“绮阁”指的是华丽的宫殿,而“报国心”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忠诚。

“身是女流空有志,出师二表且长吟”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遗憾。他虽然是一位女性,但是有着报国之志,但是却只能在幕后默默支持着国家的事务。这里的“出师二表”是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是他在出师征讨曹魏时所上的两篇文章。而“长吟”则是表达作者在默默支持国家事务时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描绘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现实和人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如“三尺剑”、“绮阁”、“报国心”等也富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