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与海外共尊,当晚岁遂初,天留湘麓娱遗老;
福泽视令公犹过,痛先生去后,谁似汾阳识谪仙。

【注释】

挽郭嵩焘联:郭嵩焘(1804-1876),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清朝末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曾国藩的学生,与李鸿章等有师生之谊。在晚清政治舞台上,他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此诗为郭嵩焘逝世后,友人作挽联以悼念之作。

声名:名声;威望

海外:海外,指外国。

尊:敬重、尊崇。

岁遂初:岁月已满。

天留:上天留下。指天意如此。

湘麓:地名,今湖南省长沙市西面的一座山。相传为舜帝南巡时登临的地方。

娱遗老:使年老的贤士快乐。

福泽:恩泽。福分。令公:旧时对高级官员的敬称,此处泛指朝廷重臣。汾阳:地名,今陕西省中部偏北的一个地方。这里代指朝廷大臣,即“识谪仙人”。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赏析】

郭嵩焘一生为国效力,为官清廉,深得人心。晚年退居家乡,仍然忧国忧民。他的去世,使他的亲友们十分难过。这首诗就是为他而作的挽联。全联共四句,每句都是一句,每句都紧扣着一个“高”字。上联“声名与海外共尊”,意思是他声名远播,连海外的人也都知道。下联“福泽视令公犹过”,意思是他的福泽超过了朝廷的重臣。这两句都是赞扬他为人正直、有才干、有德行。最后两句“痛先生去后,谁似汾阳识谪仙”,是说在他去世之后,还有谁能像唐朝的汾阳王郭子仪那样,赏识并重用像李白那样的大才呢?这是对他人品、才干的高度赞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