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将往事暗追寻,年去年来百感侵。
青镜不怜多病骨,白云应谅住山心。
闲从惠远招莲社,懒似嵇康在竹林。
检点药炉经卷外,一床明月对清琴。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之手,是一首七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试将往事暗追寻,年去年来百感侵:尝试着回忆往昔,心中充满了种种感慨。这里的”暗追寻”和”百感侵”都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念与内心的波动,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青镜不怜多病骨,白云应谅住山心: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我不禁感叹自己的苍老和疾病。而白云则仿佛理解我的心意,它停留在山间,与我的心情相呼应。这里的”青镜”、”病骨”和”白云”都是诗人自喻,表达了他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对自然景象的感受。
闲从惠远招莲社,懒似嵇康在竹林:我闲暇的时候会去拜访惠远大师,邀请他一起赏花品茗,享受宁静的生活。而我自身则像是懒得像嵇康那样隐居在竹林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惠远”和”嵇康”都是古代高僧的名字,诗人通过他们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检点药炉经卷外,一床明月对清琴:我在药炉前整理书籍,外面则是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琴声相伴。这里的”药炉”和”经卷”都是修行的象征,”明月”和”清琴”则是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种静谧和谐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赏析: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作品,他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