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夕阳西去。
无语。
何处玉箫声。
秋风吹送未分明。
莫也诉离情。
帘外草深虫絮。
微雨。
醮破碧波天。
轻纨。
记得共凭栏。
云月似当年。
【诗句释义】
- 看尽夕阳西去:看着太阳慢慢落下。
- 无语:没有说话,沉默不语。
- 玉箫声:指音乐,这里指的是秋天的箫声。
- 秋风吹送未分明:秋风轻轻地吹着,但箫声还不太清晰。
- 莫也诉离情:不要在这里诉说离别之情。
- 帘外草深虫絮:窗外的草丛很深,有虫子在飞。
- 微雨:细微的雨。
- 醮破碧波天:用酒洗破碧色的天。
- 轻纨:轻薄的纱衣。
- 记得共凭栏:记得以前一起倚靠在栏上。
- 云月似当年:云和月亮好像还是当年的样子。
【译文】
我看过夕阳慢慢落下,却没有言语表达。
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了玉箫的声音,但那声音还在风中飘荡。
不要在这里说离别的话,因为秋风轻轻吹动,但萧声还未完全清晰。
窗外草丛深处,有虫子飞来飞去,细雨微微落在水面上,像是用酒洗净了碧空。
曾经我们一起倚靠在栏杆上,那时的云和月亮就像现在一样。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一句“看尽夕阳西去”,简洁而有力,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夕阳的西去,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第二句“无语”,简洁地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无言以对,可能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
第三句“玉箫声”,是诗人对秋天的一种特殊联想。箫声悠扬,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觉,同时也让人联想到秋天的美丽景色。
第四句“秋风吹送未分明”,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秋风轻轻吹动,带来了凉意和落叶的声音,但那箫声却依然模糊不清,仿佛被秋风带走了许多。
第五句“莫也诉离情”,是诗人对离别的无奈。离别之情是人世间最痛苦的情感之一,诗人在这里巧妙地避开了直接表达,而是通过环境的描写来暗示这种情感的存在。
第六句“帘外草深虫絮”,是诗人对夜晚的观察。夜幕降临,草叶茂密,昆虫飞舞,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而神秘。
第七句“微雨”与第八句“醮破碧波天”,是诗人对雨天的描绘。小雨细细地落下,打湿了碧蓝色的天空,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第九句“轻纨”,是诗人对轻薄纱衣的描述。轻纨是一种轻盈飘逸的衣物,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时光,或者是在想象未来的某个时刻。
第十句“记得共凭栏”,是诗人对过去的追忆。曾经我们在一起倚靠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那种感觉是如此美好而又难忘。
第十一句“云月似当年”,是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岁月如梭,云和月亮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光却依然存在。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