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常自携,不乞邻舍浆。
拟接河源水,试进昆仑觞。
【注释】
瓠落:葫芦。剖:剖开。两瓢一自携:一个葫芦剖开,分作两个瓢,自己拿着一个,另一个放在一边。杨漕田舍:唐代诗人李绅的别号。杨家在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有田地,因此称李绅为“杨漕”。漕:古代指运粮、运送粮食的人;也泛指运输。这里指运粮或运水。河源水:黄河水源。昆仑觞:昆仑山,在今中国青海省境内,是黄河发源地之一。觞:古代一种盛酒器。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清贫的农夫,不贪求邻家的好酒和清水,而是自汲泉水,自斟自酌,自饮自乐。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平易,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首句开门见山,表明这位农民生活清苦,自己动手挖井取水,不向邻居乞求多余的水浆,这表现了他清贫、廉洁的一面。“一自携”三字,写出了农夫生活的艰辛,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去获取生存所需要的一切,这又表现了他勤劳的品质。次句进一步说明农夫的生活状况,他只带一个葫芦瓢,而把另一个放在一边不动,这是说他只取用自己带来的水喝。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农夫是多么地节俭,多么地不贪心啊。第三句写农夫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农夫看到河水清澈甘甜,便想到可以饮用,于是提着壶来到河边,准备接一些河水喝,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看到河里的水清澈甘甜,便知道可以饮用,于是提着壶来到河边,准备接一些河水喝,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看到河里的水浑浊不清,便知道不能饮用,所以农夫没有接。这两句诗表现了农夫的高尚品质。
最后一句“拟接河源水,试进昆仑觞”,是说农夫打算接取黄河源头的水,用来解渴,但他又不敢贸然行事,怕触犯天条,所以只好作罢。“拟”、“试”二字,道出了农夫的矛盾心理,既想饮水解渴,又畏惧触犯天条,担心受到惩罚。这一矛盾心理充分显示了农夫的善良品质。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农夫自耕自饮、自得其乐的画卷,表现了农夫勤劳朴实的品格,以及他对劳动成果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