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三千指故乡,记否黄鹤晴川,曾上高楼持使节;
去年重九作生日,岂意只鸡斗酒,又来萧寺吊诗魂。
【注释】
①挽:悼念。陈岱霖(1526—1607),字元美,号青莲居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②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传说是崔颢《黄鹤楼》诗中描绘的地方。③使节:古代皇帝派遣去别国传达使命的官员。④斗酒:指少量的酒。⑤萧寺:佛教寺庙的名称。
【赏析】
陈岱霖与唐寅是好友。唐寅曾为陈岱霖撰写墓志铭:“先生少工诗文,善书画,喜山水。年二十有四,以明经举顺天府乡试第一;会试中式,选庶吉士,授编修。后以直言忤旨,削籍归。家居十年,复以重九日生朝赴京,至则下诏狱矣。”(《明史·唐伯虎传》)这首七律就是对这位好友的追悼之作。
首联“归路三千指故乡,记否黄鹤晴川,曾上高楼持使节”是追忆陈岱霖生前的事迹,表现了对其才华和品德的钦敬。
颔联“去年重九作生日,岂意只鸡斗酒,又来萧寺吊诗魂。”则是追怀陈岱霖辞别的场景,表现了对其人格的怀念。陈岱霖于嘉靖三十四年(1565年)病逝,而唐寅当时只有18岁。《明史》说他“为人爽迈不羁,喜饮酒,好客过贫,每醉辄讴歌自若”。这首诗正是追忆他们当年相聚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藻饰,但字字句句都流露出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