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
莫君一卷殊瑰奇,传写云自元和时。
问君此卷有何珍,流传显晦经几人。
君言是物少徽识,残笺黯黮不能神。
豪家但知贵锦帙,陋巷谁复怜綦巾。
黟县令君持赠我,始吐光怪干星辰。
许书劣存二百字,古镜一扫千年尘。
篆文已与流俗殊,解说尤令耳目新。
乾嘉老儒耽苍雅,东南严段并绝伦。
就中一字百搜讨,诘难蜂起何龂龂。
暗与此本相符契,古辙正合今时轮。
乃知二徐尚卤莽,诒误几辈空因循。
我闻此言神一快,有如枯柳揩马疥。
我昔趋朝陪庶尹,颇究六书医顽蠢。
四海干戈驱迫忙,十年髀肉消磨尽。
却思南阁老祭酒,旧学于我复何有。
安得普天息欃枪,归去闭户注《凡将》。
《题唐本说文》赏析
曾国藩的《题唐本说文本部应莫朗亭孝廉》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古代文献珍爱的感慨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诗中“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描绘了藏书之多,令人赞叹不已。而“莫君一卷殊瑰奇,传写云自元和时”则突出了古籍的价值与历史渊源。
这首诗的翻译大致为:“书架上书籍如丛林,世上哪有见过这样的藏书?”“莫君的一卷特别珍贵,传说它来自元和时期。”通过这样的翻译,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意,感受古人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文化遗产的敬畏之情。
在注释部分,我们应当指出“唐本”指的是唐朝人编纂的书本,“元和”是指唐穆宗李恒的年号(公元806—820),这一时期的文人雅集颇为盛行,书籍流传广泛。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全面的理解诗歌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在赏析方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诗中的用词极为精炼,如“插架森森”、“世上何曾见唐本”等,都生动展现了藏书之多,令人惊叹。其次,诗歌结构清晰,起承转合自然,语言简洁有力,既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尊崇,也体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最后,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藏书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统的敬仰以及对知识的渴求。
这首诗不仅是对古籍的赞颂,更是对文化传承重要性的一次深刻反思。它启示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知识的珍视和传承都是人类进步的不灭动力。正如乾嘉时期的学者们所追求的“苍雅”,即古朴典雅,他们致力于挖掘和保护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精粹的书籍和文献。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提醒我们,尽管科技飞速发展,但传统知识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每一本古籍,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这首诗也是对我们个人的一种激励,让我们意识到学习与传承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个人成长还是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