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天启初载国步频,逼迫英彦如束薪。
龙章凤姿膏斧踬,狐鸣枭噪腾要津。
大珰滔天不足道,群小罗拜马头尘。
执笏无因殛元恶,请剑未许枭佞臣。
觥觥赵公天所鉴,年年磨铁影随身。
世事万端不称意,惟有此铁还可人。
誓将袖椎击逆竖,休教铸错污君亲。
星光晱晱趋朝夜,霜气棱棱拜疏晨。
一回摩挲一洒泪,寸心如石肠如轮。
高皇有灵尚来鉴,小臣此志何由伸。
一朝荷戈西出塞,辜负白铁悔因循。
茄花枯尽委鬼灭,可怜明社亦荆榛。
二百年来馀此物,万劫不敝唯精神。
世人蠢蠢宝珠玉,如君乃获希世珍。
老铁耐寒终得主,岂有正气长郁湮。
请君雪夜倚阑看,金精上烛撼星辰。
诗句翻译及注释
- “为何大令题明赵忠毅公铁如意”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赵铁如意(即赵忠毅的铁如意)的特殊情感。
- “大令”:此处指代某位有声望的大官,可能是在描述一个高官为赵铁如意题字的情景。
- “赵忠毅公铁如意”:指的是赵铁如意这个物品。
- “君不见天启初载国步频,逼迫英彦如束薪” - 描述了天启初年国家局势动荡,英杰之士如被束缚的柴草。
- “国步频”:国家形势动荡不安。
- “逼迫英彦如束薪”:比喻英杰之士如同束好的柴草,难以施展才华。
- “龙章凤姿膏斧踬,狐鸣枭噪腾要津” - 描绘了朝廷中的权贵们争斗激烈。
- “龙章凤姿”:形容官员的文采飞扬,如同龙凤一般高贵。
- “膏斧踬”:形容权贵之间因权力斗争而相互攻击、陷害。
- “狐鸣枭噪”:比喻权贵之间的争斗如同狐狸和枭鸟的叫声,喧嚣刺耳。
- “腾要津”:权贵们争相挤入高位,争夺政治权力。
- “大珰滔天不足道,群小罗拜马头尘” - 指出那些权贵虽然权势滔天,但终究是浮云,不值得一提。
- “大珰”:指宦官。
- “滔天”:形容权势极大,无法估量。
- “群小罗拜马头尘”:形容权贵们为了讨好皇帝,纷纷跪拜于马前,尘土飞扬。
- “执笏无因殛元恶,请剑未许枭佞臣” - 强调了即使有人试图铲除奸邪,也往往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逞。
- “执笏无因”:意为手中持笏,却没有机会惩治邪恶之人。
- “殛元恶”:意为诛杀元凶。
- “请剑未许枭佞臣”:意为请求赐剑斩除谄佞之臣。
- “觥觥赵公天所鉴,年年磨铁影随身” - 赞扬赵铁如意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并希望它能永远伴随着自己。
- “觥觥”:形容人饮酒畅快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赵铁如意的功绩显赫。
- “天所鉴”:意为上天所认可。
- “年年磨铁影随身”:每年都会磨砺自己的铁剑,象征着忠诚和坚韧。
- “世事万端不称意,惟有此铁还可人” - 表达了对世事多变、自己坚守原则的决心。
- “不称意”:形容事情与期望不符。
- “惟此铁还可人”:只有这个铁剑还有人可以依靠。
- “誓将袖椎击逆竖,休教铸错污君亲” - 表示要亲手挥舞袖椎打击那些叛逆之人,不让铸剑出错而玷污君王和亲人。
- “袖椎”:手持袖口作为武器。
- “逆竖”:叛逆的小人。
- “铸错”:铸造失误。
- “君亲”:君王和亲人。
- “星光晱晱趋朝夜,霜气棱棱拜疏晨” - 描写了作者忙碌于朝政,日夜辛劳的场景。
- “星光晱晱”:形容星星点点,形容夜晚的星光。
- “霜气棱棱”:形容清晨霜气凛冽,象征新一天的开始。
- “一回摩挲一洒泪,寸心如石肠如轮” - 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悲痛。
- “摩挲”:用手抚摸。
- “洒泪”:流泪。
- “寸心如石”:形容心中像石头一样坚硬。
- “肠如轮”:形容内心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已,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 “高皇有灵尚来鉴,小臣此志何由伸” - 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哀。
- “高皇”:这里指古代帝王,可能是明代的一位皇帝。
- “有灵”:指有神识,有灵验之意。
- “小臣此志”:我这个小臣的意愿。
- “何由伸”:如何能够实现?
- “一朝荷戈西出塞,辜负白铁悔因循” - 表达了作者立志报国,却因循守旧而未能实现的遗憾。
- “荷戈”:扛着兵器,这里指参军或从军。
- “西出塞”:向西出征边疆。
- “辜负”:没有实现愿望或目标。
- “白铁”:比喻纯洁无瑕的理想或信念。
- “悔因循”:后悔没有及时行动。
- “茄花枯尽委鬼灭,可怜明社亦荆榛” - 描述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以及对国家的担忧。
- “茄花枯尽”:形容社会衰败到了极点。
- “委鬼灭”:指社会被邪气侵蚀,如同鬼魅消亡一样。
- “可怜明社亦荆榛”:可悲的是国家的基业也被破坏得像杂草一样。
- “二百年来馀此物,万劫不敝唯精神” - 表达了对赵铁如意这件文物的珍视和对精神价值的重视。
- “二百年”: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或时期。
- “余此物”:保留下来的物品。
- “万劫不敝”:形容其价值经久不衰,不受时间侵蚀。
- “唯精神”:只代表它的精神价值。
- “世人蠢蠢宝珠玉,如君乃获希世珍” - 批评了世俗之人追逐名利,而忽略了真正的珍贵。
- “蠢蠢”:形容世俗之人贪婪、浮躁。
- “宝珠玉”:比喻追求金银珠宝等物质财富。
- “希世珍”:稀有的宝物。
- 通过对比,暗示真正的珍贵不在于外在的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品质和精神追求。